經過勘察,現場沒有殘留下什麼可疑的第三者的腳印或是什麼。
房間中可以找到的就隻是沈邁和他母親的痕跡。這裡沒有人來過嗎?還是說被人清理的很乾淨?我們無從得知。
之後屍檢的報告出來,經過法醫的鑒定死者曾經有吃下過安眠藥之類的促進睡眠的東西。而就在之後的調查我們發現,秦麗珍一直都有睡眠不好的病症,吃安眠藥那是他在很早以前所養成的習慣。
在一切都是謎題無法解開的時候,我們不禁將目光再次聚集到那張字條上麵。我們不禁再一次閱讀了上麵的文字……
“還我的愛人……你是個卑劣的母親……破壞了我們原有的遊戲……所以,你去死吧!!!我恨你……”
字條上沒有署名,而且我覺得和曾經的死亡通牒有所差異。
“這到底是不是遊戲的繼續,還是說那根本就是兩起無關的案件?”
我們也不知道。但以字條上的內容看,寫這封字條的人的身份很可能是死者的親人,更有可能是死者的兒子。而且上麵有提到過“我們”的遊戲,而那是艾茉莉所設計的遊戲嗎?
應該是的,而且這很可能是因為仇殺。再加上之後警方在對秦麗珍人際關係作出的調查,他幾乎很少與人接觸,更除了沈邁以外沒有什麼彆的親人。而綜合以上所有發現,警方認定凶手很可能就是沈邁。
“可是如果凶手就是沈邁的話,那麼字條中所提到得因為破壞遊戲才殺人的動機,也就是說那個殺死艾茉莉的最終的凶手就是秦麗珍嗎?”
我們還是不能確定,直到我們在秦麗珍的書桌抽屜中找到那個曾經她寫日記所用的筆記本。而那裡最後的幾頁記錄了所有真實的一切……
“2月18日,晴。
兒子放學回家很高興,看表現我知道他戀愛了。他一向什麼都不喜歡對我說,而這一天雖沒有向我吐露實情,但我發現他的話相當的多。自從他被檢查出被患有抑鬱症之後,這是他第一次那麼開心,或許他的病情會向好的地方發展也說不定……”
“2月18日……大概是在半年前……”我心中默念:“秦麗珍或許沒有猜錯,沈邁或許就在那一時間戀愛了。而他的對象很可能就是艾茉莉!!!”
但有一點出乎我們的意料,那就是在與艾茉莉交往之前沈邁便有了抑鬱症。
“3月27日,晴略有雲……
兒子終於向我承認自己戀愛了,他怕我阻止他,真是個天真的孩子。我怎麼會?隻要他能開心,我怎麼樣都好!我說出了我的想法,他很高興,並且是從未有過的高興。
之後他帶了那個女孩來家,但那個女孩我卻不怎麼滿意,因為太花裡胡哨了。但因為小邁喜歡,我卻也隻好接受了。
和彆的孩子不同,小邁自幼孤僻。現在有個人陪著他,是好事。但這是他的初戀,不知為什麼我的內心總是有些不安。或許是我心胸狹隘,如今覺得養活了十幾近二十年的兒子在瞬間就屬於了彆人吧!
雖然心有不甘,但隻要小邁高興,我怎麼樣都好……”
“筆記的最後用到了省略號,而那省略的是什麼?”我心中暗想:“而那應該是內心的不安和說不清楚的未來吧,那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關愛。”
我這樣想。而結合了這一篇日記的語境我還隱約的覺得,做為人母他是好不情願的將自己的兒子交給艾茉莉的。而這個交給,本來就是種不放心,或許還為之後的事埋下了伏筆。也可以說,這或許就是最初矛盾的起源……
陸依凡很顯然也應該發現了這點,她默然無聲,我們將之後的日記繼續翻閱下去……
“5月5日,陰。
我接到了校方的電話,之後趕到學校。才知道我的兒子打了人,而也就是那一天,兒子被學校開除了。小邁從小老實,他向來是不會打人的。而這一次,他竟然把他的同學無故的打成了重傷。這太不可思議了,我質問他,而他卻什麼也不說,隻是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中。房間沒有上鎖,我借著送水的機會走進去,才發現他在默默的流淚。
他傷心了,而我的直覺告訴我,是因為那個女孩……”
“日記的結尾又用了省略號,而這一次或許是自己的猜想的繼續以及之後的設想吧!”我心中這樣想:“又或許沈邁對艾茉莉的不信任也從此而開始。性格孤僻的孩子,或許總能做出些異於常人的事。”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戰晶菁……
日記還在繼續,而或許正似那仇恨的蔓藤在不停的蔓延……
“5月19日,陰、有風。
經過數日的調查,我終於發現了矛盾的根源。那印證了我的猜想,是那個女孩讓小邁傷心的。小邁是如此的愛她,我不能讓他們分手,可我又能做什麼?天啊!小邁的情緒一天比一天差,而這不利於他的病情。我想是時候要去找那個女孩談談了,或許其中有什麼誤會也說不定。”
“5月21日,陰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