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比剛出爐的饅頭還齊整光潔,眉毛比柴房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還黑。
衣服也好看,花紋奇特,滾邊講究,隱有閃光之處,許是金絲銀線。
包袱的布料看著也極其不俗。
這是有錢人中的有錢人!
隻是奇怪,難道連雪也是嫌貧愛富,此人從狂風暴雪裡走來,身上卻沒有沾染半點雪花水汽。
吳誌城眼睛微睜。
來人見堂裡沒人,隻有一個臉上有傷痕的瘦小孩子,這孩子還看他看得眼睛發直,便伸手揮了揮。
小吳誌城驚醒,略顯刻意地高聲喊:“客官,打尖還是住店?”
掌櫃的、還有些偷懶的夥計,聽見吳誌城微微高調的聲音,心知來了大魚,湧了出來,熱情招呼。
掌櫃說住店可附贈熱騰騰藥澡一次,一壺鬱金黃酒,本地特產綠豆稞子一碟。
小吳誌城愕然。
藥澡是常送的,曼羅烏頭散便是加在這裡頭。
鬱金黃酒是遇見肥豬才送,添點蒙汗藥,睡了今晚沒明天。
綠豆稞子是頭一遭,一碟成本可要一兩銀子。
果然,大魚,選擇了住店。
掌櫃的在賬簿上寫下大魚的名字,公孫日月。
小吳誌城扛著差點比他人還高的木桶,來回拎水。
公孫日月看著直搖頭。
不說臉上的鞭痕,小孩瘦骨嶙峋,顯得眼珠子很大,肚子圓圓的,毛發和臉色發黃,一看便知營養不良。
十個手指頭和雙腳,全是凍瘡。肌膚都撓破了,粉嫩的血肉半綻翻,十分可憐。
公孫日月幫著將水倒進木桶裡。
吳誌城拎著空桶離去時,他匆匆看了一眼桌子上吃剩的綠豆稞子,咽了咽口水。
“想吃便拿去,隻是冷硬了,吃前記得烤一烤。”公孫日月道。
吳誌城非常高興,跪下磕了頭才用衣服小心包了稞子。
綠豆稞子在整個慶雲縣都極其難得,吳誌城隻聽過,沒見過,更吃過。
聽彆人講,這稞子比玉皇大帝的壽桃還好吃。說得好像他們真吃過玉皇大帝的壽桃似的。
無論真假,聽彆人吹得多了,小小吳誌城總是看見或想起這東西便會咽口水。
吳誌城捧著稞子,離開時有些猶豫。
這人看著皮相貴重,人品也貴重,像好人。
他這一離開,明天醒來,這好人就會變成鍋裡肉、湯中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