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卓】出現在青山縣時,隻剩下九個時辰。
他行走於街市之上。
街旁,有一簡陋麵攤。
麵攤沒有門,隻是幾塊木板搭著擋風。
一口湯鍋熱氣騰騰。
湯鍋後擺著三張小矮桌,每張矮桌旁擺著四把椅子。
麵攤的湯鍋旁,還搭靠著經營包子和饅頭。
生意雖小,經營場所雖逼仄,可是地麵、鍋碗、桌椅,還有老板本身,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終年熱氣烘蒸,夫婦兩人臉上皺紋多了許多。
漢子因為常年站立,腰腿多了許多毛病,時不時就需要歇一歇,捶捶酸痛的腰。
他的一雙小腿,血管像蚯蚓一樣凸起虯結,看著瘮人。
而婦人,常年累月淩晨和水搓麵,腕關節和肩關節的疼痛也是老毛病了,近年若是遇上天氣濕冷,症狀猶甚。
生活零碎平凡,時不時有些小病小痛折磨,夫婦倆卻是難得的知足常樂、豁達樂觀,臉上招攬客人的笑容並不刻板,麵由心生,不知不覺便養出了一副慈眉善目來。
“這位小哥看著麵善,要吃麵嗎?”婦人笑著對【古元卓】道。
【古元卓】上前:“我不吃麵,麻煩打聽個人。”說著,左手遞上一塊金,右手從袖管裡拿出一幅畫。
婦人瞪著那塊黃澄澄的金,忙有些老實慌地擋了回來:“不吃麵不買包子不用給錢的。打聽人的話,隻管問便是,我們夫婦定知無不言。”
漢子放下要削的麵,看著【古元卓】點點頭。
【古元卓】沒推脫,金子藏回袖口。遞上畫像。
畫像打開,上頭畫著一個濃眉漢子。
“他的名字叫萬山,我在尋他的後人。”
夫婦二人前看看,後看看,又湊近看看。
婦人看了直搖頭:“這個人我不認識,阿泉,你呢?”
“嘖”,漢子沾著滿手的麵粉,不知不覺間蹭到了下巴,他有些審慎地問【古元卓】:“你尋萬山後人,打算做什麼呢?是這個萬山欠了你家的錢,來要債的?”
【古元卓】搖頭:“我曾受萬山大恩,我是來報恩的。”
漢子盯著【古元卓】看了一陣。
他從小被祖父耳提麵命:知恩圖報,是人之根本,切莫讓利大於恩。
他活了大半輩子,做了那麼久的生意,遇見無數生熟麵孔,失根之人放眼望去滿街都是。
猶豫了片刻,漢子道:“我隻能說,畫上之人看著麵善。阿英,你不覺得他像文恩的爺爺?哦,你應該是沒見過。敢問這位小哥,這個人,如今幾歲了啊?”
若是萬山沒死,至今應該有四百多歲了。
若他的後代還活著,至少已傳四五代。
林予安心想。
“你剛才說了一個名字,文恩?”【古元卓】隻問,“如今,他和家人在哪裡?”
“文恩的家人全死了,現在隻剩下文恩了。如今他生了怪病,住在山上不肯下來。”漢子道。
“哪座山?”
“西邊,就是那座。”漢子指著道。
“謝了。”【古元卓】拱手道謝,謝完轉身離去。
“阿泉!你看!”婦人驚訝地指著旁邊桌子上的金子。
漢子連忙抓起,急忙看向遠處,【古元卓】的身影已經消失了。
漢子突然覺得一激靈,一道聲音在腦中炸響,如黃鐘大呂:
“李泉,宋英,祝你夫婦無病無災,平安白頭。”
李泉隻覺得一陣暖意籠罩全身,衝向脊柱及雙腿,他感覺到身體無比輕鬆,今日勞累的一身疲乏儘去。
他心覺有異,小心地自己的兩條褲管,然後,徹底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