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離開的第一天。
早朝。
李承乾力排眾議,改革奏折製度,設立內閣製。
由杜如晦和幾名大學士,外加吳王和魏王組成內閣製。
凡是各地呈上來的奏折,由內閣先行批閱,有難以斟酌和重要事情,再上呈給太子批閱。
另,設立專線奏折。
此類奏折,直麵太子,無需經過內閣,但必須是重大事情,若經過審查,並非重大事故,則嚴懲官員。
奏折改製,李承乾剛提出來,就遭到了所有大臣們的反對。
李世民才剛走呢,太子竟然就要改變奏折製度,這怎麼可以呢。
但是。
當內閣製出來之後,眾多大臣們眼睛都是一亮,二話不說,直接同意李承乾的奏折製度。
內閣,名義上並沒有什麼官職,但是這能批閱奏折啊。
等於說是向著權利更進一步。
重點,這隻是初創,未來如何,但凡是當官的都能知道,這內閣的權力會不斷的擴大。
當然。
對於大臣們來說,宰相隻有兩個,內閣的人卻有很多,他們的機會就更多了。
麵對這種好事,他們如何去拒絕呢,故此,一個個全部同意下來。
朝堂之上,也是第一次意見這般的統一。
散朝之後,第二日,便是將內閣的布置,未來奏折的分類全部都改善完成,效率極高。
比李世民所在時候,效率都高了一個檔次。
於是。
在李世民離開的第二天,內閣製,奏折製,開始試行完善。
李承乾成功的從繁雜的奏折中脫離了出來。
李世民離開的第三天。
李承乾還是上了早朝,但因早朝實在無聊,所言之事,皆是較為無聊,倒是一些雞毛蒜皮之事比較多。
於是乎。
李世民離開的第四日。
早朝。
“咳咳,今日先不上奏。”
李承乾坐在龍椅之上,看著下方的眾多大臣們,淡淡的開口說道。
“孤上早朝也上了許久,倒是發現,早朝實際上所議之事並不多。”
“反而是浪費了許多大臣們睡覺的時間,即日起,孤提議,早朝改製!”
沒錯。
在李世民離開的第四日,李承乾改製早朝。
“太子殿下,這不好,早朝自古就有,豈能說改就改?”
“對啊,太子殿下,你已經改了內閣製了,怎麼現在想著改動早朝了。”
“不錯,這真的不能改啊!”
“陛下回來必定不是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