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忙碌與開題彙報
開學了,校園裡彌漫著一種新鮮而緊張的氣息。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斑駁陸離。
學生們背著書包,抱著書本,三三兩兩地走在通往教學樓的路上,
有的興奮地討論著假期的趣事。
顏簡韻和莊巧也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她們的腳步卻顯得格外匆匆。
顏簡韻一頭烏黑的長發隨意地紮成馬尾,幾縷碎發在額前隨風飄動,她的眼神裡透著一種堅定和執著。
莊巧則是一頭短發,乾練利落,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兩人的背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協調。
她們的研究項目也正好要在這個學期開題彙報,這無疑是給她們本就緊張的學習生活又添了一份壓力。
這幾天,她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研究室裡。
研究室位於校園的一角,是一棟有些年頭的三層小樓,外牆爬滿了青藤,顯得既古樸又充滿生機。
顏簡韻和莊巧已經在這裡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
這個項目對她們來說,既是一次學術上的挑戰,也是一次對古代文化的深度挖掘。
她們計劃通過細致研讀古代文學作品,從中尋找關於刺繡的線索,進而勾勒出古代刺繡發展的曆史脈絡。
這幾天,研究室成了她們的第二個家。
書桌上堆滿了各種古代文學書籍,從詩詞歌賦到小說戲曲,無所不有。
她們埋首其中,一字一句地研讀,生怕錯過任何一個與刺繡相關的細節。
“簡韻,你看這段描述,是不是提到了特殊的刺繡技法?”莊巧指著手中的一本古籍,興奮地說道。
她的眼神裡閃爍著發現新大陸的光芒。
顏簡韻聞言,立刻湊過來看。
她仔細品味著那段文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嗯,確實像是提到了一種獨特的刺繡技法。
你看這裡,‘細密如絲,色彩斑斕’,這很可能是形容某種精細的刺繡工藝。”
她指著文字,與莊巧討論著。
兩人就這樣,一邊研讀文獻,一邊記錄著發現的每一個與刺繡相關的線索。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窗外的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但她們卻渾然不覺,心中隻有那份對古代刺繡曆史的癡迷與追求。
終於,在連續幾個晝夜的奮戰下,她們完成了初稿。
那份報告,凝聚了她們的心血與智慧,也展現了她們對古代刺繡曆史的獨特見解。
蔣琳琳老師站在桌旁,神情認真而嚴肅,她的目光在顏簡韻和莊巧兩人之間來回掃視,最終定格在了那份報告上。
“簡韻,莊巧,你們今天的任務就是通讀這個報告3次,找錯彆字、修改一下語句順序。”
蔣琳琳老師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這份報告的重視和對學生們的期望。
顏簡韻和莊巧聞言,立刻坐直了身子,雙眼齊刷刷地盯向了那份報告。
她們知道,這份報告是她們近期研究成果的結晶,也即將成為開題彙報的重要內容。
因此,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每一個錯彆字、每一句不順暢的表述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報告的質量。
“好,收到!”顏簡韻和莊巧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她們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她們知道,這是一項既枯燥又繁瑣的任務,但她們也明白,隻有經過反複的打磨和修改,才能讓這份報告更加完美。
第一次通讀報告,顏簡韻和莊巧都顯得格外仔細。
她們一字一句地讀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每當發現一個錯彆字或者一句不順暢的表述,她們都會立刻停下來,用鉛筆在報告上做出標記,並思考如何修改。
有時候,為了一個更好的表述方式,她們會爭論得麵紅耳赤,但最終還是能夠達成一致意見。
第二次通讀報告,她們開始更加注重整體的邏輯性和連貫性。
她們嘗試著調整語句的順序,讓報告的內容更加條理清晰、易於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她們發現了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細節問題,並進行了及時的修改和完善。
第三次通讀報告,顏簡韻和莊巧已經對報告的內容了如指掌。
她們不再局限於局部的修改和完善,而是開始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報告的標題、摘要、引言等部分進行了再次的審視和修改。
她們力求讓報告的每一個部分都更加精準、凝練,能夠更好地展現她們的研究成果。
在整個過程中,蔣琳琳老師始終關注著她們的進展。
她不時地走過來看看她們的修改情況,給予一些指導和建議。
她的耐心和細心讓顏簡韻和莊巧感到十分溫暖和鼓舞。
經過三個小時的努力,顏簡韻和莊巧終於完成了任務。
蔣琳琳老師接過報告,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好,你們的修改很到位,這份報告現在已經非常完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的話語中充滿了讚賞和肯定,讓顏簡韻和莊巧感到十分欣慰和激動。
她們知道,這是對她們努力的最好回報。
“你們說說你們的想法。”蔣琳琳開始考校。
她們開始娓娓道來,從文學作品的選取,到刺繡線索的挖掘,再到曆史脈絡的勾勒,每一個環節都講述得清晰明了。
“我們的研究,旨在通過文學作品的視角,揭示古代刺繡的輝煌曆史。
我們發現,許多文學作品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刺繡元素,
這些元素不僅反映了古代人們的生活習俗,也體現了刺繡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顏簡韻深情地說道。
莊巧接著補充道:“而且,我們還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
發現了刺繡技法和風格的演變。這為我們研究古代刺繡曆史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大家紛紛提問,與她們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顏簡韻和莊巧雖然才剛大一也毫不怯場,她們用自己紮實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一一解答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