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了兩個幫手,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工資是一個月40塊,張嬸子知道樂得合不攏嘴,還說以後用熨鬥說話就成。
店裡剛掛好衣服,正好廠子裡的女工下班了,不少人被吸引的過來。
木淑慧把幾個衣服架子推到門口,她按照質量類型分兩個架子,短袖秋衣薄點的十塊三件,褲子襯衣上衣裙子薄外套都是八塊一件,15元兩件
夏裝稱斤,一件平均下來本錢也就一塊多到兩塊錢,當然還有運輸門麵人工等也算成本。
女工們一聽,一窩火的圍上來,紛紛挑選起來。
現在去商場隨便買件衣服都得幾塊到十幾塊,還得看服務人員的臉色,哪有這麼多款式,主要價格也劃算。
花花綠綠的顏色款式很多,人們在身上比劃開心極了。
“一個款式就兩三件,賣完就沒,大家有喜歡的彆猶豫,不然趕明兒來就沒了。”
“唉,彆搶,這是我看上的……”
賣一個多小時,天色都暗下來了,人們才陸陸續續心滿意足的散了。
就這一會兒賣了有三十多件,大多買大件的多,總共賣了190塊錢。
下班潮過去,木淑慧讓兩人把衣服架子收回去,然後開始教倆人怎麼分類售賣,還有一些銷售話術。
主要從介紹材質和衣服款式,說出東西好在哪裡,彆人才有意向買單。
……
第二天,
木淑慧安排兩人先熨衣服,她拿著房產證,去辦理了經營證件,給店鋪名字取了個淘淘。
回來中午掛牌,正式開業。
昨天的老客戶們帶來了不少親戚朋友,一時間門麵店裡擠滿了人。
木淑慧安排王琴站在門口,以防小偷小摸。
張紅比較機靈,幫著在裡麵一起賣。
好在上午兩人熨的衣服夠多,這一波熱潮幾乎搶完了。
忙碌過後,木淑慧忙著算賬記錄賬本,核算金額。
王琴張紅又匆匆熨起了衣服,生怕下午再來人不夠賣。
……
開店的熱潮也就維持了一個星期左右,後期人們就慢慢淡下來了。
短短7天入賬小3000塊。
後續客流穩定營業在50到100塊左右。
木淑慧又聯係了許大姐,要了一批秋天的貨,許大姐那邊還說給郵點新品樣品,到時候需要直接報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