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諭之城,乃中州三大太古城之一。
這裡曾是太古之前冥古界接聽神諭的地方!
大道天音落在此處,將天地道源與完整大道牽引於此地。
這裡也變成神賜之地!
神諭落下的地方,名為天啟神台,神諭之城最重要的地方。
太古之前的神靈會聚集於此,聆聽來自上蒼的神諭,並在這裡與上蒼對話,從而獲得無上道的傳承。
無數強者朝拜於此,感悟道韻神意,以此尋找成神契機。
然而,太古動亂之後,上蒼與冥古界的聯係被切斷了,神靈已無法與上蒼溝通,秩序變得混亂,神靈時代遠去,天啟神台蒙塵,直至今日,變成一種傳說和象征。
天啟神台高九百九十九丈,如一座金字塔,矗立在神諭之城的中心。
此時,天啟神台忽然產生輕微顫動,散發一層玄妙的光暈,將覆蓋於上麵的灰塵儘數震開。
三色漣漪如水波一般蔓延。
神台上方向天穹射出許多金光,形成一幅充滿至高性的神文篇章。
唰!
神城中,許多區域內,閉關的強者陡然睜眸,身影消失原地。
少頃。
天啟神台前方便站滿了人。
有背負古劍匣的男子。
身穿官袍的中年。
以及身穿紫色星袍的老人……
這些人沐浴聖光道意,非大聖巔峰,便是聖王強者。
眾人目光齊聚天啟神台,目射金光。
直勾勾的盯著懸浮在神台上的神文篇章、
雖然他們不認識這種上蒼之文,看不懂講述什麼,可明白此乃神諭篇章,蘊藏無儘道意,悟之,可得神道。
這是曠古絕有的機緣。
背負古劍匣的男子身上劍意綻放,一步踏向神台。
身穿官袍的男子同一刻踏去。
轟!
神台微震。
兩人被那一層光暈反彈,紛紛向後退去。
這讓其他準備登台的強者目光一凝。
背負古劍匣的男子乃是一名遠古聖王境劍修大能,神諭之城劍閣之主。
同為遠古聖王大能的那位身穿官袍的男子,則是太叔家的家主太叔橫。
兩尊遠古聖王境強者都被擋下,在場之人也收斂心思。
“從太古動亂結束後到現在,曆經無儘歲月,天啟神台一直沒有半點動靜,怎麼今日會有這種異動,難道上蒼要降下神諭?”
神諭城源天閣的掌事顯榮說著,看向身穿紫色星袍的老人,問道:“雨師前輩,您修的便是通天之術,能否看出這一幅神文篇章所記述的是什麼東西?”
劍閣之主、太叔橫與其餘強者,同樣看向老人。
雨師,乃神諭之城古老家族雨家的長者。
雨家修占卜術、咒術,是除太叔家外,神諭之城的第二家族。
傳承於太古前。
太古之初神靈所授的‘天啟神台’守護者。
負責看守天啟神台。
以及解讀上蒼神諭。
隻是這種解讀能力,在太古動亂時徹底消失。
在場之人若有人能認識這一神文篇章,非這位老人不可。
雨師搖了搖頭,道:“神文乃上蒼之語,若無上蒼指引,老夫也難以解讀。或許隻有神親臨,才能知曉上蒼之語說了什麼?”
轟隆隆!
忽然,一隊身穿古老聖道符文戰甲的軍隊,從一個光之通道走出,一杆旌旗迎風而舞,流動殺伐之痕,旌旗中間的‘神諭’二字,說明這支軍隊的來曆。
神朝三大軍團之一,神諭之矛!
受天神賜福的無敵軍隊。
每一位都是天命境以上的強者。
而這一隊一百五十人,更是清一色聖靈境,極致的殺伐之氣凝聚一體,壓迫而來,縱然是大聖強者心頭駭然。
為首之人,乃是一名中年將軍,身穿環繞四道古老符文的戰甲,也是一位強大的聖王強者。
這支軍隊走到一眾強者與天啟神台之間,將神台圍住,麵對一眾強者。
“此處由神諭之矛接管,所有人即刻退開,否則,格殺勿論。”
為首的中年將軍厲喝一聲。
一眾強者皺眉,心頭極其不快,天啟神台不動靜還好,一鬨出動靜,那便是至高之秘,涉及上蒼。
自天啟神台的能力消失後,冥古界成神的人便減少了很多,隨著歲月流逝,成神者寥寥無幾,即便成神,都會以某種方式神隕。
所以,許多人懷疑,天啟神台是上蒼傳大道的地方。
這裡的作用消失,與上蒼失去聯係,沒有大道牽引,冥古界生靈便凝煉不了道痕,修出不滅靈性,成不了天神。
此次的變故,或許是新的開始。
此時,他們還沒研究出變故原因,從中獲得想要的東西,就要被驅趕,任誰都不舒服。
神諭之矛乃神朝的鎮國之軍,不說統兵之人乃八大國柱之一,整支軍隊的力量也恐怖無比,足夠橫掃任何霸主,甚至敢對天地霸主下手。
他更是神朝神主的尊威體現。
誰敢忤逆,等同謀反。
一眾強者不得後撤,但沒有離去,隻是退了一些距離,算是對神主的敬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叔橫看了那名中年將軍一眼,並未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