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玉寶皇上天尊是道教中的十方救苦天尊之一。
其位居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負責考察世間善惡,行善者記錄於青篇,作惡者標於黑簿,考察無私。他是十殿閻王之第一殿秦廣王,神居玄冥宮,聖誕在農曆二月初一。
在道教的宇宙觀中,十方救苦天尊分彆守護著宇宙的十個方位,共同承擔著救度眾生、解脫苦難的使命。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通常被描繪為身著華麗道袍,頭戴冕旒或道冠的威嚴神明形象,麵部莊嚴肅穆。他的服飾顏色鮮豔豐富,常見有青、綠、金等色調,象征著其尊貴與神聖。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信仰傳播主要有以下途徑和特點:
經典傳承
道教的諸多經典如《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等對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等十方救苦天尊進行了記載和宣揚,通過曆代道士對經典的傳承、研讀和講解,使信眾得以了解其信仰內涵
科儀祭祀
在道教的科儀中,常向十方禮懺祝禱,祈求天尊解救苦難。這種帶有儀式感的活動,讓信眾在參與過程中加深對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信仰,且在特定節日如農曆二月初一其誕辰日,會有更多相關的祭祀祈福活動,以吸引更多人關注
宮觀塑造
各地的道教宮觀中供奉有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塑像,供信徒朝拜。如唐朝時在岱嶽觀等廟宇精雕其塑像,並舉辦宗教儀式,使其成為具有象征意義的神像之一,讓信徒在日常參拜中強化信仰
民間傳說
豐富的民間傳說故事,如天尊拯救蒼生、與惡龍激戰等,展現了其慈悲和英勇,在民間口口相傳中,使更多人知曉並產生敬畏和信仰之情
文化融合
道教在發展過程中與地域文化、民俗風情等相互融合,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信仰也隨之融入當地文化,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信仰習俗和表現形式,促進了其在不同地區的傳播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神職在道教的傳承和發展中並無根本性變更,但在不同的經典及文化背景下,其神職有不同側重點和細化表現,主要如下:
主掌風雷地獄
《十王告簡全集》等記載,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負責考察世間善惡,將善行者記錄於青篇,作惡者標於黑簿,賞善罰惡,以平衡陰陽,維護秩序
化身為秦廣王
在道教與民間信仰融合中,東方玉寶皇上天尊被認為是十殿閻王之第一殿秦廣王。秦廣王居玄冥宮,專司人間壽夭生死冊籍,統管幽冥吉凶,在農曆二月初一聖誕,誕辰日信徒會進行禮拜祈福等活動
以下是一些書中對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記載: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記載其為東方玉寶皇上天尊,是十方救苦天尊之一,與安寶華林青靈始老青帝等相關神隻一同被提及,人們可向其懺悔亡者罪過,祈求拔度魂儀、赦除考對等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稱其為東方救苦玉寶皇上天尊,與其他九位十方救苦天尊一起,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委氣聚功德,同聲救罪魂
?《無上秘要》:有“十方應化救苦天尊”之稱,其中東方為救苦玉寶皇上天尊
?《太上靈寶洪福滅罪像名經》:稱其為東方普慈救度天尊
?《太上說十煉生神救護經》:所宣其聖號為東方慈悲救苦天尊
?《上清靈寶大法》:提到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考察世間善惡,行善者記錄於青篇,作惡者標於黑簿
?《十王告簡全集》:記載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主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負責賞善罰惡
?《太上正一青天百解科》:也提及了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以下是一些關於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故事:
化身秦廣王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化身秦廣王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秦廣王原名蔣子文,漢末為秣陵尉,追逐強盜至鐘山腳下,戰死後葬在鐘山,此山後改名為蔣山蔣子文死後頻繁顯靈,孫權為其修造祠堂並封其為中都侯,後來民間百姓傳言蔣子文就是秦廣王秦廣王居十殿閻王之第一殿,專司人間壽夭生死冊籍,統管幽冥吉凶其殿中有孽鏡台,高一丈,鏡大十圍,向東懸掛,上橫七字“孽鏡台前無好人”,能照出鬼魂生前所做惡事,以此判定其去向
誕辰傳說
農曆二月初一是東方玉寶皇上天尊的誕辰。據古代星象學,二月初一這天太陽和月亮合朔在虛宿附近,而虛宿和其附近的星官在星圖上的位置恰似地府第一殿的布局,因此這天被認為是秦廣王的誕辰日
救度眾生
在道教信仰中,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作為十方救苦天尊之一,肩負著救度眾生的使命。他與其他九位天尊共同構成十方天尊體係,在宇宙的不同方位發揮著各自的救度作用,解救世間受苦的生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