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長輩們熱火朝天的討論,李銳沒再插嘴,他夾了顆花生米,扔到嘴巴,嚼了起來。
新船下水,對漁民來說,是件大喜事兒。
慶祝、祈福,免不了。
就算這些長輩不忙活這些事情,李銳也打算買兩掛鞭炮放放。
人嘛,誰不想平平安安,圖個吉利。
“哥,嫂子,天還沒完全黑,我讓我女兒在鎮上買一箱鞭炮放過來。”宋興國看了李大富和李芳兩口子一眼,興衝衝的說。
也不等李大富和李芳兩口子開口,宋興國已經拿出了手機。
李芳伸手,想要阻攔宋興國打電話,“興國,彆彆彆,明兒一早,我和我家老頭子一起去鎮上買這些東西。”
李大富也勸說道:“興國,彆麻煩你女兒了,這事兒不急於一時,天都快黑了。”
“咋就不急於一時呢?”宋興國抬頭道:“明兒銳子和二軍子的新漁船下水之前,我就在船頭附近放一串鞭炮,在新漁船航行一段距離後,我再放一串。”
李銳疑惑道:“宋叔,這都有些啥講究?”
年輕一輩的人,對這些懂的不是很全麵。
年長一輩的人,懂的卻不少。
蘇香月也聽得津津有味。
果果則隻顧著乾飯。
“粑粑,果果要那個。”
“粑粑,果果要這個。”
她小手時不時指向桌子上的菜,讓她爸爸幫她夾。
短短幾分鐘時間,她小嘴就弄得滿是油脂,她小手上也弄上了一點。
二軍子對這些也比較感興趣,他側耳傾聽著。
“新漁船下水前,放鞭炮,是為了驅邪避災。航行途中,放鞭炮,是為了告知海神和其他神靈漁船已出發,祈求他們保佑漁船一路平安。”宋興國暫時把打電話的事兒給弄忘了。
“究竟挺多的。”李銳輕笑了下。
“這有啥多的。”李大富接過話茬,“我當小屁孩那會兒,我們村誰家要買新漁船了,村民們會自發準備豬頭之類的祭品,擺放在船頭上,向海神表達敬意,並感恩於海神。”
“村裡德高望重者,會被請出來,點香祈福,祈求海神保護新漁船出海平安,滿載而歸,魚蝦滿倉。”
“到了船上,還得把美酒灑到海水中,與海神共享喜悅,同時希望海神能保佑新漁船一帆風順。”
“現在跟那個時代比不了咯。”
李大富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李芳笑眯了眼,“那個時代,講究確實是挺多的。”
“現在不比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宗族觀念很強,一家有事兒,家家幫,現在,哼!不說也罷。”說到最後,李大富搖了搖頭,沒接著往下說。
“老頭子,咱家要不要把親朋好友請過來,擺上幾桌?”李芳看向李大富,詢問道。
這麼大的事兒,擺幾桌,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