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長安新城地址上,卻是已經建立了無數的帳篷和臨時居住之所。
贏高知道,皇陵和故宮的修建刑徒,人數將打破他自出宮以來的新高,有曆史記載,前後,僅皇陵一項,就動用了70多萬的民夫刑徒,即使是現在秦始皇初期,但恐怕亦有十數萬人之數,若是沒有這個龐大的人數基數,要想在這個年代,曆時一兩年的時間,就建造成這樣的一座恢宏的城池,亦是天方夜談。
隨著人流的不斷增加,南軍北軍亦是不斷的增加人員,維持著秩序。
終於,等到了下午,所有的人員,儘數被聚到了一起,即使是在高台之上,看著眼前這黑壓壓的一叢叢人頭,贏高亦是感到頭皮發麻,人一上萬,無邊無涯,更何況是幾近二十多萬的刑徒,再加上超過萬的南北軍。
看著眼前這麼多的衣衫襤褸的刑徒,人人臉上均被黥刑,麵黃肌瘦。
贏高心底卻是波瀾起伏,之前總是在書籍上,資料上看到大秦的苛刑,今天,卻是首次見到了數量如此巨大的聚集,而且,除卻軍隊之外,人人麵受黥刑,代表著所有人,均是被發配流放而來。
亦是第一次,加重了贏高推動秦法的變革的決心。
看著眼前被一簇擁著的一個個刑徒,在傳聲兵安頓好之後,贏高就站在高台之上,高聲呼道:“大秦的子民們,我是秦皇三公子,長安君贏高……”
“大秦的子民們,我是秦皇三公子,長安君贏高……”
“大秦的子民們,我是秦皇三公子,長安君贏高……”
“……”
一聲聲傳聲,隨著贏高的聲音,一聲聲的傳了開去。
台下的刑徒,紛紛抬頭,看向了台上這個年紀不足十歲的小小少年郎。
“我知道你們之中,肯定有不少的冤屈之人,亦有不少的刑徒,更是受儘了磨難……”
“但是,在大秦始皇帝的英明領導下,允許你們停止修建皇陵和故宮,在本君的建議,諸臣的認可,蒙聖上準許,允許你們在建築完畢此城之後,儘數發還原籍,撤消刑徒處罰……”
“同時,在這裡,你們也將獲得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周圍的房屋和帳篷,都是你們的居處,而每日,也將不限量的供應你們吃食和鹽,並且病了可以休息,傷殘亦可獲得發回原籍,或者一定的救治……”
“最後,在還鄉之時,每個人還都可以取得一定比例的回鄉路費。”
贏高剛剛說完,傳聲兵還沒有傳完聲音,刑徒人群之中就走上來一個魁梧的大漢。
隻見這個大漢在台上躬身施禮道:“三公子,原訓練兵,英布叩拜三公子,君侯大人!”
贏高聞言,頓時微微驚訝的看向了台下。
隻見英布,身高九尺,麵相棱角分明,但是臉頰之上,卻被受了黥刑,在英俊的臉龐之上,卻是如此鮮豔。
曆史上記載,英布,秦國六縣人(今安徽六安),乃皋陶後裔,是五十九世孫,而皋陶,曆史上尊稱其為中國司法鼻祖,是繼堯、舜、禹之後,和這三位並稱為上古四聖,而且上公元前2000多年前,即距今四千多年前,活了一百零六歲,可見一般。
卻是聽到台下英布道:“君侯,小人受黥刑,卻係小人自行所為,並不冤屈,但公子所言,隻是修建好此城池,即行將吾等發放還鄉,且不限吃食,供給食鹽,傷病可休,此事可當真?”
贏高看了一眼英布,沒有直接回答與他,而是繼續高聲道:“再次重複一遍:你們原來的刑徒處罰,在這裡一並取消,隻要修建完畢此城,本君即可安排眾位領取一定的回鄉路費,而且,在修建期間,每日三餐不限吃食,供給食鹽,傷病可休,而且,在這之中,表現優異者,本君亦可量才適用,若有表現特彆突出者,本君亦可單獨安置。”
“……”
在傳聲兵再次傳聲的時候,台下刑徒之中,頓時一改之前萎靡之色,一個個喜笑顏開的原地手舞足蹈,喜不自禁。
贏高見狀,則是沒有打斷眾人的歡呼,而是靜靜的自行走了下去。
接著,就是莫離安排的工部人員和一眾士兵,將所有刑徒一一安排完畢,組織人手,進行施工準備了。
而贏高,則是返回了高陵君侯府,除了偶爾去學院裡檢查一下工作,偶爾上一下政治課之外,剩餘的就是朝廷的改革和各部的事務處理,幸好他年紀幼小,雖然掛著三公之一的名頭,但是不用上朝,不去參加庭議,隻是有熊啟、隗狀處理不了,又不想麻煩秦始皇的時候,眾臣就想到了這位君侯。
不止是新城長安開始了建設,即使是鹹陽的翻新,亦是進展極為迅速,看情況,應該月餘時間,鹹陽的所有街道和道路,就翻新完畢了,而新的直道建設,在莫離的規劃之下,亦是已經經過了秦始皇的批準。
而小麥在收獲之後,紅薯、土豆和棉花等一應農作物,贏高並沒有交由工部,一是由於工部新設,二是贏高也屬實是不放心,則是在原來小麥的地上,重新規劃了用地,每種作物均重新規劃了種植,並且,紅薯和土豆,長勢喜人,而棉花苗,則已經修枝掐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