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項羽是真的喜歡烹人,烹徐生、烹周苛、連已經自殺了王陵之母都烹,有這些前例,他要烹劉太公,那真不是嘴上說說。
聽李念講說項羽要烹劉太公,沛公向項羽討一杯肉羹,始皇道:“此為沛公之計也,唯如此可使劉太公免於一死,而項羽此舉不僅惡了沛公,還惡了劉太公,那呂雉也在項羽營中,也將惡了呂雉。”
就烹劉太公一事,項羽一次便跟沛公、劉太公、呂雉全結了仇。
他要烹的是沛公爹,要是真給煮了,就算沛公真薄情寡性,但為了給天下人裝個樣子,也會跟項羽不共戴天,至死方休。
而劉太公身為要被煮的食材,聽到項羽要烹他時,能不害怕,事後能不生恨?
呂雉當時也被項羽扣押,她會不會思考項羽烹了劉太公後,下一份食材會是誰?
李念點頭道:“誠如大王所言,所以臣以為項羽最終垓下被圍,兵敗如山傾,縱使投降也難逃一死。”
不說劉邦、劉太公想殺了他,就張良、王陵、樊噲誰不想弄死他?
韓信估計都想上去抽他兩巴掌:叫你狗眼看人低,昔日不聽韓某之策,如今淪為階下囚了吧,霸王?
烹煮王陵之母時的項羽已經爭霸天下有三年,還如此隨性行事,可見其三年中並未有多少成長。
再聽李念講到項羽垓下兵敗,不願回江東,自刎於烏江,始皇犀利評價道:“其非不願回江東,實是知大勢已去,他回去江東也難挽傾頹,他江東有多少才俊,能比肩沛公手下諸臣?”
“有能比蕭何、韓信、張良、王陵之士?”
“他若回返,隻會給他那些江東父老帶來禍患。他倒也算條漢子,知道回去江東是禍,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