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正排隊買鹽的秦人,冒頓倍覺沉重,這秦皇竟肯將這等上好的鹽讓普通秦人也用到,難怪秦人會如此擁護他。
但秦皇越是英明、越雄才大略,對匈奴越不是一件好事,秦皇昏庸暴戾、秦戰亂紛飛才符合匈奴的利益。
其實,匈奴使團看到的鹹陽會如此人多繁華,還有一個原因是鹹陽大考將舉行,吸引了很多人前來。
這些人的到來,無疑加重了鹹陽的安防負擔,卻也使鹹陽人更多,變得更繁華。
匈奴使團繼續前進,又到了一處,看到很多人圍在一起?
這些秦人都沒事做的嗎?怎麼又紮堆在一塊兒?
仔細看,人群雖然圍著,但中央空出了一片地,那裡擺著一個木架,木架上掛著一塊巨大的木板,在木板兩旁和前方各有一秦吏。
站在木板前的秦吏手持一個木棍,正用木棍指著木板,在和四周圍觀的秦人講著什麼。
匈奴使團眾人將目光移向那木板,隻見那木板上繪著圖,還有文字,文字不認識,可那圖分明是一張輿圖。
曾多次看過老爹頭曼那匈奴和周邊各國輿圖的冒頓,一眼便識出這輿圖上有他們匈奴,還有東胡、扶餘等國。
隻是相比老爹那的輿圖,此份輿圖在繪製上更加精細,且繪製地域似乎更大,匈奴在圖上竟隻有那般大一塊,不僅是匈奴,連秦在圖上都不是很大。
自小生長在草原的冒頓知道向東、向西、向北都還有大片的土地,不是某些南人以為的那樣。
可他也從沒想過這天地會是這個樣子,會有這般大,木板上的輿圖所展示出的世界遠勝過他以往所知所想。
那秦吏明顯正在給周圍觀看的秦人講說這張輿圖,講述世界之大,從人群中不時傳出一陣驚呼,還有不可置信的疑問。
冒頓便看到一名麵貌清矍的秦人老者出聲提問,那講說的秦吏給老者回答,可惜聽不懂秦吏和老者究竟在問答什麼。
若世界真有如此之大,那他們匈奴該何去何從?
秦皇讓秦吏給秦人講說這張輿圖,又懷著什麼目的?
冒頓心中生出一種緊迫感,以及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
這種感覺其實是冒頓嗅聞到了時代將變,但他從未經曆過,不知如何形容。
不懂就問,有匈奴人問接引的禮部官員,那木板上繪著像是輿圖之物是什麼,那名秦吏又在做什麼?
官員笑回道:“此為世界之輿圖,說實話,我頭次看到這輿圖時也被一驚,未想在大秦外還有此等廣袤天地,這般多的奇聞異物。他是了奉陛下之令,讓我大秦之民知曉世界之大。”
“你問他們剛才在驚呼什麼,在問什麼?這個啊……”
禮部官員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以“不值得大驚小怪”的語氣回道:“沒什麼,不過說了些海外之地的物產!”
禮部官員並未說清海外之地的物產是什麼,將匈奴使團的興趣勾得更高,卻又一頭霧水。
晚上,禮部驛館,冒頓房間,匈奴使團的主要人物聚在此間。
雖已到了鹹陽,但他們並不能立即便見到秦皇。
按照今日接引他們的禮部官員所講,秦和他們匈奴不同,他們要先在此學習一些基本禮節,得到秦皇詔令後,才能進宮朝見那位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