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句話一出,殿內眾臣眾將目光一凝,尤其是武將,這句話聽得他們心中的血也似乎湧動起來,在心裡默默重複。
嬴政的目光落在李念身上,儘管知道這小子肯定是從後世曆史中摘取的,但依舊有些熱血上湧。
如此之國,如此之君,何等鐵血豪邁,他的大秦也當如此。
然而,他心中又有問:後世曆史中真有能做到這些的王朝嗎?
若真能做到,縱使國滅,也必將青史留名,為後人所記。
翻譯將李念所說的話譯成匈奴語,說給匈奴使團聽後,不少人臉色大變,連正跪拜在殿內求親的冒頓也忍不住抬頭看向李念。
此人這番話不僅要絕了他娶大秦公主的計劃,還將改變大秦日後的行事作風,匈奴想要和大秦周旋,將變得更艱難。
冒頓也在想此人是何身份,為什麼要阻止他求親的計劃?
但他對李念那番話也頗為欣賞,說得他心癢,若匈奴也能做到此人話中之事,那該多好?
儘管此人阻礙了他的計劃,可冒頓還是很欣賞李念,遂以匈奴語荀問李念是何人?
他要記住這個人!
聽到翻譯過來的李念回答後,冒頓心裡暗道:‘他就是那個李念?那位大秦公子?可他為何要阻礙我求娶大秦公主?’
下一刻,冒頓反應過來,覺得他悟了:‘是了,他為大秦公子,大秦公主都是他姐妹,我匈奴一直被這些南人視為苦寒之地,他一定是不想讓姐妹嫁去匈奴,才阻礙我。’
冒頓趕緊說了一番“大舅哥您儘管放心,您的妹妹要是嫁給我,到匈奴後絕不會受苦,有我冒頓在,保證您妹妹在匈奴吃香喝辣,無人敢欺”之言。
可話落不久,冒頓和匈奴使團眾人便見秦人皆一臉古怪,這話有何古怪?
太子都做這般保證了,還有什麼問題?
嬴政為這件事下了最終裁定:“好了,此事就到這!冒頓,你的請求,朕不會答應!”
冒頓雖心有不甘,但秦皇已經明確拒絕了他的請求,也隻得恭敬退下,可他還是不明白秦皇和那李念為什麼不答應?
嬴政看向匈奴使團,又道:“若無他事,今日朝見便到此。趙高、劉季,設宴招待他等!”
這又是嬴政的惡趣味,今日召匈奴使團覲見,他特意將劉季也召了過來,為的便是讓劉季和冒頓這兩個“白登之圍”的主角見麵。
要是他不組織,漢高祖和冒頓單於這輩子估計都再也見不到了。
當然,也不全是出於他的惡趣味,他也想用劉季那強大的“交朋友”能力去探探匈奴使團的情況。
都決定要殺冒頓了,自然要多了解冒頓的情況,評估殺了冒頓有多大風險,會不會讓頭曼打著為兒報仇的旗號對大秦用兵。
儘管大秦並不怕頭曼出兵,但大秦如今能不打仗,還是不打仗好。
因而須得多了解冒頓在匈奴的情況,看其是否和李念說的一樣,殺了冒頓,頭曼其實也不會怎麼樣,甚至暗裡還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