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生注意到,有個奇怪的年輕人正拿著一奇怪之物,將那奇物對準他們。
來鹹陽多日,他們也聽說了一些在鹹陽流傳的奇妙傳聞:傳說那李念手中有一物名為“手機”,可將人在某一刻的形貌記入其中,恍如真實。
難道這年輕人就是那李念,其手中所拿就是那手機奇物?
若真如此,那他們入朝覲見秦皇的這一幕要被記下來了啊。
許多人當即更神態端莊起來,希望自己能以更好的形象被那手機記下來。
這也是李念給始皇帝的建議,大秦第一次大考,曆史紀念意義重大,最好可記錄下來傳於後世。
嬴政講到給眾考生授予名銜,名銜其實已定,各榜狀元、榜眼、探花各有其人,現在所授的是勳章,每人皆有,但做工和勳章上的內容不一樣。
看到內侍端上的托盤裡擺放著的勳章,大多考生心裡卻沒多高興。
這比那衣服嚴重多了,一旦接受了此物,等於完全接受了秦皇賜予的名銜,那麼他們將被視為站在秦的一方,日後若不忠於秦皇,必會受天下人唾罵。
範增也在猶豫要不要接受這勳章。
若不接受,他恐怕再難接近秦皇和那李念,可接受,不僅他心裡不願,此事若傳出去,他範增以後還怎麼反秦複楚,居鄛的父老鄉親將如何看他?
其他人也和範增情況一樣,隻是原因不同。
像楚墨巨子要考慮的是他不接受,那楚墨就得不到紙,也參與不了編新字編教材中去。
如此一來,楚墨必將衰敗,再難及得上其他百家學派。
難怪這位秦皇能帶秦一統天下,其手段之高明狠辣遠勝其他六國君王,看似有禮,未曾逼迫,讓他們有的選,實際上卻沒有。
隻有那些無求於秦皇之人,才能拒絕,可那些無求之人已經被篩選了出去,至少在此刻的章台宮內沒有,即使是仇秦如範增者,也想通過秦皇和李念知曉秦未來的政略。
思來想去,範增歎了口氣,即使被人誤會、被人不理解,他也隻能咬牙接受這勳章:一切都是為了複楚,如今不過是些許風霜。
不少考生也和範增一樣,感到憋屈的同時,還隻能接受。
看著這些人,李念覺得很有趣,明明不想接受,卻被迫接受,好像吃了後世那九轉大腸一樣。
勳章的頒發,本應由嬴政親自進行,但不敢確保這些考生會不會在嬴政給他們頒發勳章時,突然襲擊嬴政。
就算已經經過了安檢,沒有利器,但就算打了始皇一拳,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
由三人代表嬴政對眾考生頒發勳章,一為公子扶蘇,一為王綰,一為王翦。
待授勳結束,看著眾人彆在左胸的勳章,嬴政道:“諸位為天下之賢才,理當名傳天下,世所共知!”
秦皇還想做什麼?
範增等人心一緊,卻聽嬴政繼續道:“今日不可傳名於天下,卻可傳名於鹹陽,莫愁當世無賢才,天下誰人不識君?”
改了一句從李念那剽來的後世詩句後,嬴政未細說要如何讓他們傳名於鹹陽,又道:“諸位先前以假名參加大考,朕可不咎,現可將真名告知朕否?“
在那些用假名的考生將各自真名寫出後,嬴政結束了這番召見,眾考生不太明白地出了皇宮,隻見早有數百匹馬等在宮外,每匹馬的脖子都掛著顆紅繡球,被一秦卒牽著。
這些馬明顯是要給他們騎的,感情要傳名於鹹陽是這個意思,要讓他們騎著這些馬在鹹陽城內遊街,傳唱他們的名。
範增和楚墨巨子臉皮抽動,其他人或許還好,但他兩肯定是要完了,今後他們的名字絕對會傳遍天下,為天下人知曉。
因為他兩看到有些馬匹旁邊多站了一名秦卒,這些秦卒都持著一杆旗,旗麵上寫著“今鹹陽大考理榜狀元”、“今鹹陽大考文榜榜眼”……
這當然也是始皇借用的後世科舉跨馬遊街,但並不隻狀元可跨馬遊街,此屆上榜考生皆有,隻是在探花之外的考生沒有秦卒舉旗。
範增被扶上馬,由秦卒為其牽馬,跟隨在莊黃、楚墨巨子等人所騎的馬匹後開始遊街,他很難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沒想到自己都年過半百了,還會遇到這一遭。
前方有秦卒為他們開道,還有敲鑼的秦吏唱名,街道兩旁是圍觀看熱鬨的鹹陽秦人,當他們經過時,往往會一陣驚呼和稱讚。
儘管有些莫名的羞恥,但這種感覺還是挺爽的,如果是在年少時,那就更好了:年少得意馬蹄疾,一日看儘鹹陽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