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椒離、陳平、王離等人也聚在一起,對今日麵見頭曼和匈奴眾頭領進行複盤,以及評估三日後和匈奴比試的情況。
雖都不覺得匈奴人能勝過大秦鐵騎,但真正要交手時,還是不能小覷了匈奴,將事前能做的準備儘量做好,將風險降到最低。
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如今的匈奴儘管數量不少,號稱有控弦之士十萬,但根本沒怎麼經曆過戰爭,屬於剛長起來的新兵蛋子。
這還是與李牧有關,李牧那一戰將匈奴打得太慘,匈奴的十萬騎兵全軍覆沒,而匈奴才多少人?幾乎將匈奴那一代的精銳全部打掉。
這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裡,匈奴都需要苟著舔傷口,恢複元氣,彆人欺負他們也隻能忍著。
頭曼和眾頭領選擇的策略是遇事能苟則苟,隻要不出兵,要女人要千裡馬都好說,實在不行才會和彆人打一打,但也不會大打,隻會點到為止,證明自己也不是那麼好欺負後,立刻見好就收。
這種隱忍的策略的確讓匈奴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但也導致如今的匈奴軍隊缺乏戰場經驗。
也得虧匈奴是遊牧,匈奴人幾乎是在馬背上長大,從小便開始習練弓箭,拉上戰場便可當戰士用,否則匈奴早給人滅了。
即便如此,沒怎麼經曆戰爭,還是導致了匈奴軍事實力下滑,匈奴人再怎麼善騎射,單兵素質強,可戰場上並不完全講究個人勇武,更講團隊配合,而團隊配合需訓練或在戰場磨礪才能鍛煉出來。
要問消息從哪來?
當然是從匈奴人那得到!
某段時間,某不知名的劉姓漢高祖可是成了匈奴使團帶頭大哥,跟匈奴使團眾人掏心掏肺,將匈奴使團眾人家裡有幾口人、養了多少頭牛羊、有多少奴隸都知曉得一清二楚。
畢竟大哥關照他們家中情況,怎能不告知?大哥想知道點匈奴的情況,多大點事兒,他是我大哥,難道還會害我不成?
聽完其他人講說,陳平補充道:“平也以為此戰,王離將軍必勝,因為即使匈奴軍敢於向我大秦亮劍,他們那單於和頭領也不敢。他們的單於和頭領就是他們失敗之因!”
眾人看向陳平,陳平看向王離,笑道:“王離將軍可知陛下和李念公子要點名由你過來?”
王離雖然軍事天賦不及其父祖,但並不笨,想了想陳平的話,挑眉道:“陛下和李念公子是想借我的身份?”
陳平道:“正是如此,王離將軍為王老將軍之孫、王賁將軍之子,身份尊貴,在聽聞將軍將率軍和他們交手時,將軍認為頭曼單於和匈奴頭領會如何做?”
王離思索一番,隨後深吸口氣,答道:“他們會給匈奴軍下令,讓其等不可傷害於我!”
陳平點頭道:“對,這道命令相當於捆縛住匈奴軍士的手腳,讓其等即使本可與我大秦鐵騎一戰,也會變成不能。”
在戰場上,你們不準向那個人動刀,不準傷害那個人,但凡那個人擦破點皮,我都要你們狗命,那這仗還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