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並不知道有些人已經在擔憂他的未來,他壓根兒就還沒怎麼想過這個問題,他已經到了章台宮。
進入宮殿,隻見殿內還有其他人,都是些老熟人了,王綰、李斯、王翦父子、尉繚、蒙恬兄弟、馮劫父子、趙高等大秦重臣。
看到趙高,李念心裡想到一事,趙高這廝至今還活蹦亂跳的,也不知始皇帝究竟要把他用到什麼時候才會丟掉?總不至於要用到臨死之時吧?
始皇帝也是心大膽大,能讓趙高活這麼久,如果換作他是始皇帝,趙高的墳頭都已經開始長草了,要不人是始皇帝呢,就這份敢用人的膽氣就非他可比。
見李念看向他,趙高衝李念一笑,他對李念的觀感相當好,這位公子平易近人,對他頗為友善,不像扶蘇每次見到他,看他的眼神都仿佛在說“你個佞臣”,讓他很不舒服。
興許在以後能和這位公子結成盟友,共謀一番大事也說不一定……
王綰、王翦、尉繚、李斯等也向李念示意,傳達善意,但各自的目的和想法並不一樣。
王綰、王翦、尉繚純粹是出於欣賞,他們已經做到一個臣子的極點,封無可封,要不是想看大秦還能再走多遠,想見識異邦諸國的軍隊,早就想退隱了。
所以他們在朝堂上幾乎無欲無求,看李念時,比其他人少了許多想法和目的。
尉繚更是在和李念接觸交談過後,認為李念有大才,將改變大秦,乃至於整個世界,帶來一場千古未有的變局。
而對李斯來說,這位李念公子雖頗受陛下器重,但很少參與朝堂上的事,不會威脅到他手中的權力,既然不會威脅到他的權力,那麼便不是敵人,可以友善處之。
嬴政正站在巨大的世界輿圖觀看,聽到殿內動靜,轉身過來,道:“來了?”
未等李念說話,嬴政又道:“剛收到從椒離、陳平他們發來的信,其等已和匈奴建交,匈奴也同意了開邊互市,設城供雙方貿易,還將派人過來留學,你所提議的事幾乎都已達成。”
“隻是對派軍事教官一事,頭曼並未答應,倒是其手下有些頭領卻答應了。椒離、陳平等分成了兩隊,一隊正在前往東胡,一隊正在往月氏,他們將要去警告這兩國,匈奴現在由朕的大秦保著!”
說到後一句,嬴政臉上也露出笑容,遣使將一國收為小弟,還令使者傳懾諸國,那種感覺簡直舒爽。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大秦現在要休養生息,先修內功,處理國內的問題,不然高低讓這些國邦見識一下什麼叫大秦虎狼之師,讓他們對大秦更加尊敬恭順。
這還隻是震懾了周邊幾個國家,要能做到威懾異域諸國,成為世界霸主,唯大秦獨尊,又該有多爽?
那才真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言而定他國興衰,一言而決萬邦之運,何等爽哉?
在聽到嬴政話後,李念有些無言,陛下您就是為了告知我這個消息,所以把我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