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公子胡亥成了後繼之君,那很多問題就能得到了解釋,公子胡亥肯定不是合法繼位,所以他必須要除去扶蘇公子,而他們蒙氏一族和扶蘇公子牽連甚深,當然也就要除了他們。
正在蒙恬發散思維時,嬴政的聲音傳來:“李念他並非大秦此時之人,而是來兩千年後的時代。我等於其而言,便是古人,我等所經曆之事和一些未發生之事,於其便為曆史,彷如我等看夏商之人、夏商之事。”
這話令蒙恬再驚,李念公子竟是來自兩千年後的時代,那是多久遠的時代?那得多少代人?
不過,他心中又生出一個怪異的想法,李念公子來自兩千年後,那他們豈不是李念公子的老祖宗,舜英公主也是一樣。
陛下將舜英公主賜婚給李念公子,豈不等若讓後世子孫娶了老祖宗,這輩分差距有點大……
但這想法隻在蒙恬心裡轉了轉,他並沒說出,而是在想兩千年後的時代是何樣,應該比現在的大秦好多了吧。
嬴政又道:“卿倆兄弟為朕最信任之臣,今將李念之事告知於卿,勿讓外人知曉。”
感受到嬴政那傳來的信任,蒙恬當即感激謝恩:“謝陛下信任,臣定誓死保守此事!”
也是啊,如果不是對他和弟弟極為信任,又怎麼使他知曉這等最高機密?
但這也肯定了蒙恬的猜想,在本該發生的曆史上,他和弟弟果然沒得善終,所以陛下才會認為他和弟弟值得信任,讓他知曉此事,而非其他人。
如首相王綰、副相李斯、王翦老將軍、尉繚、馮劫父子等,都是大秦有功之臣,有些人的功勞甚至還在他們兄弟倆之上,為何陛下不讓他們知道,反而讓自己?
定是他們對陛下的忠誠度不如他們兄弟,不過蒙恬很好奇王翦老將軍、李斯、王綰等人在曆史上做了什麼,才讓陛下並不能完全信任他們,不講他們挑選到這個團隊中來。
這也同時讓蒙恬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知道此事後,他和弟弟就是純粹的陛下之臣,好處在於加入這個小團體,他的權力將拔得更高,人數越少權力越大,可以說大秦的走向將由他們這幾人決定。
掌握的實權就連首相王綰也比不了,但壞處是他將有許多秘密不可道與外人,他也不能背叛陛下,雖然他就沒想過要背叛。
看著滿臉認真嚴肅的蒙恬,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會選擇蒙恬的原因很簡單:蒙恬有能力,能文能武,且足夠的忠誠,不像王綰、王翦、李斯等人。
王翦功勞雖高,但其和其子王賁竟然歸隱了,不就是覺得他無容人之量,會因他們功勞太大而殺害他們。
此等行為在嬴政看來便是忠誠度不夠,至於李斯、趙高,那更不用提,李斯忠的不是他,而是權力,趙高也一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