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道人和舒誠兩人也進來了,二人沒有說話靜立在一旁。那漢子過去將窗戶開大了一些,房間裡一下子亮了許多。
聞照庭的信寫得有點長,戚繼光花了許久才讀完,隨後他一下子靠倒在床背上,半天不說一句話。
向楓並不曉得聞照庭的信裡寫了些什麼,這時也沒有打擾,就靜候在一旁。
“咳咳!”
戚繼光咳了幾聲,他抬頭看了向楓一眼,問道:“你是亮之先生的孫女婿?”
向楓躬身答應了一聲。
“聞敏那小丫頭,老夫曾見過她,那時候她才兩歲”
戚繼光的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意來,隨即吩咐道:“阿古,搬凳子來,讓客人坐下。”
那漢子答應了一聲後便去了外麵,舒誠一起過去幫忙。
戚繼光指著那漢子對向楓道:“他叫楊古,跟隨我十來年了咳!原本是軍中校尉,老夫回老家後,他主動辭了軍職過來照顧唉!如此忠義,老夫不安啊!”
向楓道:“老先生一人居此,應該有人照顧。”
戚繼光歎了口氣道:“老夫乃行將就木之人,黃土都埋到脖子上了,如何忍心拖累他人咳!亮之先生的信,老夫方才認真讀了,隻怕要讓他失望了”
向楓不曉得爺爺在信裡怎麼勸說戚繼光的,一時沒有答話。
戚繼光看了看向楓,繼續道:“他說,你是可補天之人,如今聚眾而立,廣布仁義,邀老夫前往相助咳!咳!你看老夫這樣光景,可是能出力之人麼?”
向楓連忙躬身道:“晚輩哪敢有此妄念?實在是聞爺爺的一番好意”
“那你們今日前來……”
“戚老先生,跟你老說幾句實話:晚輩我自小是聽著你的故事長大的,你抗倭驅虜之英雄事跡讓晚輩敬仰不已,在心裡以你為楷模……”
戚繼光麵無表情安靜地聽著。
向楓繼續道:“年前,聽我聞爺爺說你回了故籍,身體欠安,且又無人照顧,便想著我們那裡山清水秀,又有郎中醫館,山裡的藥材也好,便過來想將你老人家接過去照顧,以儘晚輩的一點敬意,實在是不敢有彆的想法”
聽向楓說完後,戚繼光淡淡一笑,道:“多謝你的一番好意咳!老夫也曉得自己時日無多了,實在是不敢再麻煩彆人”
向楓道:“前輩,晚輩將我們那裡的情形講講,可否?”
戚繼光遲疑片刻,終於還是點了點頭:“嗯,那你就講一下,不要講太多,老夫的精力實在有限”
向楓當即將自己原先的經曆以及隱龍穀目前的運作情形簡要講了一下,重點講了穀裡的環境和民眾安居的現狀。
戚繼光先是眯著眼睛聽,後來倒聽得關注起來了,眼睛睜開了許多。
戚繼光聽完後一時沒說話,後問向楓道:“方才聽你所言,老夫倒有些新奇——你是武進士出身,怎麼不想著報效朝廷?”
向楓答道:“承蒙聞爺爺和諸多前輩教誨,晚輩認為報效朝廷的方式很多,在官場可儘職儘責,在民間亦可有所作為”
“你都扯旗舉事了,要學做梁山宋江,如何還能報效朝廷?”
戚繼光的聲音一時渾厚起來,不像個有病之人。
向楓不禁一愣,隨即朗聲答道:“晚輩此舉是為了保護穀中民眾,並不想對抗朝廷,就算是宋江,最後不也是為朝廷效力了麼?再說晚輩不會去學宋江,要學也是學那張榮張敵萬了。驅倭平虜才是大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前輩畢生為此,晚輩亦當儘一份微薄之力”
向楓說得有些激動,戚繼光聽得無動於衷,不過聽到話裡引用了他的詩句,神情裡露出一絲笑意來。
“你年紀輕輕,能說會道,倒還有些誌向,甚好咳!你方才說驅倭平虜,這倭寇自不必說了,那虜患,你如何看?”
這個問題根本問不住向楓,他當即答道:“虜患在北,女真人便是,尤其是要防範建州女真。”
戚繼光眼中精光一閃:“哦?何有此言?”
向楓道:“以今之情形,朝廷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對抗蒙古諸部上,加之遼北那些督帥們過於托大,以致讓女真人鑽了空子。女真人一向驍勇善戰,尤善騎射,他們一旦兼並各部統一起來,定可後來居上,其帶來的禍患將超過一盤散沙的蒙古人,若不能未雨綢繆,勢必危及我大明江山。”
“嗯……想不到你竟有此等眼光,難得難得”
戚繼光有些動容起來。
“難怪亮之先生如此看重你,你果然有些能力不過,這些事都與老夫無關了,今日隻是閒聊而已。信已帶到,天要黑了,老夫這裡無物招待,你們回去吧”
見說不動戚繼光,向楓有些不甘心,又道:“前輩,還有一人托晚輩給你老捎信過來,請前輩一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