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楓命令戚金帶本部迂回側擊左邊山頭,增援明旭主力。
見到右邊陣地失守,左邊防守的土司兵早就慌了,又見有官兵已從另一側攻上,土司兵頭目慌忙下令撤退。
明旭和戚金兩部合力夾擊,土司兵一時無路可逃,在半山腰上被斬殺過半,隻要少數兵丁逃了出去。
戰鬥結束。
遠在一旁觀戰的潘洪、駱家昌他們見隱龍軍如此生猛,心裡驚駭不已,同時也暗自慶幸能加入這般能打的部隊裡來。
打理戰場,隱龍軍有一些傷亡,軍士過來救治,秦良玉也過去幫忙。
向楓見鐵山的傷口經處置後並無大礙,將他狠狠地批了一頓,批評他枉顧軍令擅自衝鋒造成軍士們傷亡負有主要責任,當眾宣布給予鐵山記過一次,本次戰鬥不予記功。
眾人聽到這個決定都有些吃驚,明旭和梅鏞過來說情,被向楓喝退了。鐵山曉得自己犯了軍令,不過好在還可以帶兵打仗,他嘿嘿一笑倒也沒有辯解。
隱龍軍占據銅鼓山後並沒有發起新的攻擊,向楓從俘虜的口中收集楊應龍的情報,對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做了安排。
過了銅鼓山就是播州城,不過楊應龍不在城裡,而是住在城北的海龍囤。海龍囤背靠婁山關形同堡壘,堅固無比,不是播州城可比的。
銅鼓山一戰後,楊應龍大為震驚,為保護播州城的安全,他急忙派人請求水西土司安氏增援,遭到拒絕。相反,水西土司聯合水東土司宋氏切斷了通往播州的道路,禁止任何物質運往播州。
水西、水東為鴨池河東西兩側之地,均是彝人居住地,安氏和宋氏世代為土司,隸屬於貴州宣慰司,這倆土司和楊應龍一向麵和心不和,今見官兵攻打播州,曉得楊應龍的末日到了,自然不會出手相助。
兩日後,隱龍軍分東南兩路攻打播州城,潘洪等湖廣各部營兵主動要求參戰,向楓將他們混編入攻城部隊裡。
播州城並不很高,了解到城裡有兩萬左右的守軍,另外從海龍囤那邊可能有援軍過來。仗著彈藥充足,向楓命令部隊以火槍遠距離攻擊為主,引敵出城逐個消滅。
守城土司兵一露頭就被乾掉了,躲下去後又擔心城門被攻破,想衝出去又被官兵的火器嚇住了,土司兵在城中顯得很慌亂,一時束手無策。
城中指揮是楊兆龍,他之前和朝廷官兵也交過手,可這般厲害的火器還是頭一回見到,見不到半日功夫被官兵射殺了不少兵丁,一時也是怒火中燒。
楊兆龍站在城頭隱蔽處督戰,見攻打東門的官兵不多,便再也按耐不住了,當即下令打開東門,率五千人馬衝了出去。
在城東帶兵攻打的正是向楓和苗秀,他們見城中敵人衝出來後便下令後撤。
楊兆龍以為官兵怕了,頓時大喜,大喊著要兵士向前衝殺。
到了一處土坡野林處,忽然從兩側各衝出一支官兵過來,向楓和苗秀也率部殺回,對楊兆龍的人開始圍攻起來。
楊兆龍知道上當了,急忙喝令撤退,但為時已晚,他帶出的幾千人馬在付出了慘重傷亡後逃回了城裡,不敢再出門了。
持續兩日攻擊,土司兵以為官兵隻是引誘他們出戰而不會攻城,故而放鬆了警惕,他們大多數時候都躲在城牆下麵,很少露頭去查看敵情,免得被官兵的火槍射殺而丟了性命。
第三日,隱龍軍還是像原先那樣用火槍攻擊,土司兵倒不害怕了,他們一排排的靠在城垛下躲著,有的甚至談天說樂起來。
忽然,“轟隆”幾聲巨響,隨即聽到有人大喊:“城門破啦!”
原來趁著敵人鬆懈,南門被明旭的人炸開了,隱龍軍潮水一般湧向城裡。
向楓讓留少量部隊守在南門外,命令其餘部隊一並殺進城裡。
隱龍槍手在前麵開路,其他火槍兵和勁弩手據後攻擊,投彈手隨時策應攻擊,經曆過戰火考驗的隱龍軍士打得更沉穩了。
徒步衝上來的土司兵遠沒有馬快,被成堆射倒在地。在如此恐怖的火力麵前,他們根本無法阻擋,逃跑是唯一的生路。
一幫湖廣參將帶著他們的部隊隻能在後麵觀戰了,因為他們根本參與不了,見我方打得如此強悍,他們也是震驚無比。
柳興生、範誌高和章鬆他們看得大呼過癮,他們太了解向楓的能耐了。
楊兆龍急調主力人馬過來增援,雙方在南門口一帶展開廝殺。麵對越打越勇的官兵,土司兵明顯士氣不足,任憑楊兆龍喊破嗓子,土司兵一邊倒的潰敗。
楊兆龍見己方損失慘重,又見衝進城裡來的官兵越來越多,根本無法阻擋,隻得慌忙逃走了。
殲滅了守城主力,隱龍軍兵分三路開始推進清城。沒有遇到有威脅的阻擊,偶爾從樓上或門縫中射來幾支冷箭或土槍,起不了什麼作用。
大半日工夫,隱龍軍基本上控製了播州城,楊兆龍帶著殘部逃進海龍囤。
隱龍軍把守了城門,隨後開始清理戰場安撫百姓等事務,幾百俘虜被關押進宣慰司衙門的牢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