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廣固城購買房屋地契的方式,將錢糧運到了廣縣。
但也僅僅隻有一些勢力比較小的豪強士族響應,青州真正的大家族大豪強都還在觀望。
畢竟劉備雖然贏了袁術,但這青州外的冀州還有個袁紹!
萬一這錢糧砸出去,劉備贏不了袁紹,那就虧大了。
對於這群人的反應,鄭平並不急躁。
築一座廣固城,至少得花十年的時間。
這事是急不來的!
鄭平也沒準備一次性征募十萬的民夫來築城。
哪怕是花錢招工,也得讓青州的黎庶百姓相信才行!
畢竟黎庶百姓的認知中,徭役就是無償的,現在伱跟他們說有償?
誰信啊!
這都得有轉變的過程。
鄭平也可以動用屯田民來修築城池,這些人是沒有反駁的權力的。
但用屯田民來修築城池,就違背了鄭平花錢招工的初衷。
鄭平想要通過修築廣固城,來改變社會對徭役的認知!
雖然這個過程很難,但隻要有先例且成功了,那麼就一定能將花錢招工這個新觀念給傳承下去。
而不是官府想征用民夫就征用民夫!
琅琊國。
鄭平帶著諸葛亮在諸葛家的祠堂拜祭後,來到琅琊國一處山清水秀的莊園。
這莊園中住著一對父子。
正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曹嵩,以及曹嵩的幼子曹德。
“兄長,愚弟聽說曹中常侍在宮廷三十餘年,侍奉四帝,未嘗有過錯。而且為人清廉,又樂於舉薦賢才,如陳留虞放、邊韶、南陽延固、張溫,弘農張奐、潁川堂溪典等人,都位列公卿,但曹中常侍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
“然而這曹嵩為官多年,卻貪了不少錢財,連他長子曹操都不願與之為伍。”
“我們來尋他,豈不是自汙了聲名?”
第(2/3)頁
第(3/3)頁
諸葛亮有些不理解。
來琅琊國即便要造訪,也是造訪琅琊國有德行的名仕豪族,哪有來造訪曹嵩這種巨貪的道理?
鄭平搖扇而笑:“阿亮,我又不是陳元方那種愛惜羽毛的清流名仕,何必在意這些許的汙名?”
“造訪曹嵩的目的就一個:他有錢!”
簡單而直接的回答,讓諸葛亮頓時有些無語:“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鄭師教誨:君子重德行,即便要取錢財,也不能自汙名聲啊。”
鄭平將羽扇一橫,敲了敲諸葛亮的腦袋:“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家父雖然擅長注經,但他的注解你要隨時持有質疑之心,可信但不能儘信。”
“你在這裡之乎者也,是認為我不知道這句子曰的意思嗎?”
“就簡單的八個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而我的道,就是讓曹嵩的錢用在最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位置!”
“多聽,多看,少說!”
諸葛亮鬱悶的捂著腦袋:“兄長,敲多了會傻的。”
鄭平收回羽扇:“多敲打,你對《論語》的理解就更深刻。”
正說間。
曹德推門而出,行禮道:“不知是鄭彆駕到訪,有失遠迎,還請恕罪!家父已經在內院布下酒宴,請彆駕隨我入內。”
這人的名,樹的影。
若隻是鄭平來,曹嵩未必會見。
然而鄭平拜帖上報的名是“北海鄭公之子鄭平”,曹嵩就不能不見了。
借父之名拜訪,鄭平早已用得爐火純青。
如曹嵩這樣的人,可以不給鄭平麵子,但絕對不能不給鄭玄麵子。
“鄭彆駕大駕光臨,老夫有失遠迎,還請海涵啊!”
曹嵩是個看著就很精明的小老頭,一雙細眼仔細的打量鄭平和諸葛亮。
鄭平的謊言張口即來:“上回在封丘城圍堵袁術的時候,小侄跟令郎孟德兄有過閒談。”
“孟德兄說老太公這輩子最遺憾的就是沒能跟家父暢飲,正好小侄這次來琅琊國辦事,於是順道過來造訪老太公。”
曹嵩吃了一驚:“孟德真這樣說?”
鄭平故作詫異:“莫非是孟德兄酒後戲言?”
曹嵩不由暗罵曹操多事。
雖然曹嵩不想得罪鄭玄,但也不想跟鄭玄暢飲。
兩個人的愛好見識都不同,還暢飲?
但當著鄭平的麵,曹嵩也不能說不願意跟鄭玄暢飲之類的話。
心中悶悶的曹嵩,隻能堆著笑臉道:“倒不是戲言,隻是老夫沒想到孟德這忤逆子,竟然還能記得住這些事。”
鄭平佯裝奇道:“孟德兄孤身討董、英雄蓋世,如今又當了潁川太守,不愧是曹氏血脈。但老太公似乎對孟德兄頗有微詞?”
曹嵩長歎:“老夫這輩子賺的錢財,孟德幾輩子都花不完,可他偏偏要去招兵買馬,還想效仿衛霍。”
“這官場事,一不小心就會牽連整個家族,當個富家翁不好嗎?”
鄭平稱讚道:“老太公倒是看得明白!提到這富家翁,小侄最近有些困惑想要請教老太公。”
曹嵩笑道:“顯謀賢侄太客氣了,有什麼困惑說出來,老夫也能參詳參詳。”
鄭平輕搖羽扇,一本正經地道:“青州劉使君最近要在廣縣西北建一座廣固城,將來迎接天子後,就勸天子遷都廣固城。”
“我鄭家也頗有家資,想要在建造廣固城中獲利,但不知道該如何操作,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不知老太公能否賜教?”
求月票啊,讓小弟月票達到1000抽個獎吧,感謝感謝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