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傳回郭嘉要來許縣的消息。
曹操大喜,率虎衛出城十裡設宴,隻為迎接郭嘉一人。
對於曹操的禮遇,郭嘉又是驚詫又是感動。
郭嘉並未因此而對曹操納首就拜,當即向曹操討要了酒水,跟曹操席地而坐。
曹操也沒有因為郭嘉的放浪形骸而有不滿,隻跟郭嘉舉樽對酌。
言談間。
曹操也將話題引到了天下大勢上,向郭嘉問勢。
“方今天下大亂,曹某不忍天子受難,立誌於匡扶漢室,當一個吐哺之臣。”
“奈何俗世紛擾,野心之輩比比皆是,曹某有心殺賊,卻屢屢受挫,不知奉孝可有良策相贈?”
郭嘉既然來見曹操,自然早有準備,不假思索地道:“如今兩帝同天,已成秦末諸王相爭、楚漢對峙之勢。”
“曹公想成大業,就不可再保持中立。”
“不論是選擇長安的天子,還是選擇涿城的天子,曹公都得趁早決斷。”
曹操聞言一凜:“如今河北戰事尚未分出勝負,若選長安,則曹某跟本初兄就成了敵人;若選涿城,又違背了曹某匡扶漢室的初衷。”
“文若、誌才和孝先,皆勸曹某靜觀其變。”
“若董卓勝,則結連諸州討伐董卓;若董卓敗,則結連長安忠義之臣清君側。”
郭嘉搖頭:“敢問曹公如今名望,可比得上劉青州?”
曹操愣住,細思良久道:“雖然不想承認,但如今青州劉玄德,名望的確更勝於曹某。”
郭嘉目光灼灼:“劉青州是漢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婿。”
“不論是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論輩分都得稱呼劉青州一聲皇叔。”
“自初平元年起,劉青州有滅青州黃巾之功、救助五十萬饑民的仁名、助盧子乾討伐董卓的忠名、封丘城敗袁術的威名、以及救徐州的義名。”
“有戰功,又有仁義忠威之名,各州郡跟劉青州結善的太守刺史,亦有不少。”
“若董卓勝,則結連諸州討伐董卓;若董卓敗,則結連長安忠義之臣清君側。”
“文若誌才等人的大勢謀劃,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若劉青州亦用此略,明公是響應劉青州,還是不響應劉青州呢?”
郭嘉一語驚醒夢中人。
荀彧等人的戰略是好戰略,但這個戰略曹操能用,劉備也能用。
第(2/3)頁
第(3/3)頁
而以劉備如今遠勝於曹操的名望,響應劉備的遠比響應曹操的多。
就如同昔日諸侯討董會盟,袁紹不是發起者,但卻成了盟主。
曹操願意依附劉備嗎?
答案是否定的!
若曹操真願意依附他人,壓根就不用來潁川,直接依附袁紹給袁紹一直當小弟不好嗎?
郭嘉洞悉人心,自然也能看明白曹操的野心。
荀彧所求,是漢室所求,但未必是曹操所求。
曹操心如明鏡,起身對郭嘉鄭重一禮:“奉孝之言,令曹某茅塞頓開。”
“奉孝以為,曹某應當支持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
郭嘉徐徐而道:“長安!”
曹操吃了一驚:“為何是長安?”
郭嘉飲了一口酒:“長安的天子,雖然是董卓擁立的,但他畢竟是靈帝如今唯一的血脈。”
“河間王劉陔,雖然跟靈帝有些淵源,但長安的天子未死、又未失德,即便有傳國玉璽在,擁立也是不合宗法的。”
“更何況,長安的公卿百官大部分都是靈帝舊臣,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新君卻不封靈帝舊臣,這等於是將靈帝舊臣全部拋棄。”
“曹公若想成大業,不論擁立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都會跟袁紹和公孫瓚起衝突。”
“與其寄人籬下,不如另辟蹊徑。”
“兩帝同天,董卓不論勝敗,都會被誅滅。”
“而曹公,可當誅滅董卓之臣!”
“天子喜、公卿百官喜,而曹公則可威加四海、名動天下!”
“曹公搶了先,劉備要麼臣服於曹公,要麼就隻能選擇支持涿城的天子。”
“如此,文若等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方可達成!”
曹操聽得蕩氣回腸,忍不住撫掌讚道:“若無奉孝指點迷津,曹某他日就隻能依附於權臣之下,而難以實現心中抱負了。”
“曹某有匡定天下大誌,奉孝有範蠡陳平之才。”
“如蒙不棄,請奉孝助曹某成就大業,曹某必以上賓之禮相待!”
郭嘉連忙起身,扶住曹操:“嘉遊曆南北,一直未得明主,今遇曹公,願效犬馬之勞,雖死無憾!”
曹操大笑:“奉孝過謙了,以奉孝之才,豈能是犬馬能比,當如皓月之輝,驅散黑霧啊。”
“曹某軍中缺一祭酒,奉孝便為軍師祭酒,為眾軍師之首!”
初平四年,三月。
曹操於許縣外十裡迎接郭嘉,拜為祭酒,參讚軍機,籌畫大事。
同月。
曹操傳檄豫州諸郡國,宣布隻承認長安天子,不承認涿城偽帝。
與此同時。
曹操又遣毛階押送貢品入長安,向劉協再次進貢。
劉協大喜,征得董卓意見後,加封曹操為豫州牧,征東將軍、許侯,享有豫州諸郡國人事任免權。
雖然有大臣提出曹操是豫州人、不應再封豫州牧,但此言被盧植厲聲駁斥。
國家都分裂了,還要去遵循舊製,那不是在寒忠臣義士之心嗎?
於是眾公卿無有再敢多言的。
曹操得到賜封後大喜,在正式宣布出任豫州牧後,曹操立即將目標瞄準了陳國。
陳國挨著潁川。
曹操不允許有一個結善劉備的陳國在臥榻之側酣睡。
於是曹操下了兩道人事委任令:
提拔駱俊出任汝南太守!
舉薦陳國人的袁渙為茂才,並破格委任,讓其替代駱俊出任陳相!
袁紹:我的好阿瞞,你拋棄了我!
曹操:本初兄,劉備逼我的!
劉備:關我何事!接著奏樂接著舞!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