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鬥智,何必鬥武?
執掌大勢,以大勢碾壓一切對手,才能真正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
張飛的疑惑漸消,取而代之的是喜色:“原來顯謀先生早有料算,怎麼不早點告訴俺,害得俺擔心了好一陣。”
鄭平輕笑:“下次一定早點告訴翼德。”
“為了掩人耳目,明日就讓袁術在淮陵城,跟雲長對罵吧。”
“否則這曹操的探子,可能會覺察到異樣。”
張飛點頭,令親信裨將去給關羽送信。
得知鄭平的意圖。
關羽很快親率大軍來到了淮陵城,將淮陵城團團圍住。
“反賊袁術,速速開門投降!”關羽橫刀立馬,赤兔馬蔑視前方。
袁術則是立在城頭,指著關羽罵道:“長髯賊,你休得猖狂。待本公的大將孫堅回來,再與你廝殺。”
關羽大喝:“天下英雄,誰是本侯敵手?區區孫堅,本侯又豈會懼怕?本侯就讓你心服口服,有膽子的,就派遣你的信使去召孫堅。”
“孫堅若敢來,本侯就斬了孫堅!”
袁術大怒:“長髯賊,你欺人太甚!有膽子彆截殺本公信使。”
關羽冷哼:“本侯豈會行那小人之舉,你儘管遣人去召。就怕你器重的孫堅,不敢回來!”
袁術急令信使出城,而關羽則是直接讓開了一條道路,讓信使直奔江東而去。
如此反複。
一連七日,每日都有信使出城!
累計下達了十二道軍令。
最後一道軍令,還是黃猗親自出城去送!
義成。
曹操養精蓄銳多日,但遲遲不見袁術折返。
就在曹操焦躁之時,探子傳回關羽兵圍淮陵城的情報。
“袁術被困在淮陵了?”
“這蠢貨,難道又打敗仗了?”
曹操有些氣急敗壞。
袁術雖然撤兵,但也有好幾萬兵馬,怎麼可能困守淮陵城?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袁術又敗了!
估計淮陵城都隻有幾千殘兵敗將。
第(2/3)頁
第(3/3)頁
曹操連忙令探子仔細打探,而探子接連傳回來的情報,氣得曹操當場將飯碗反扣在桌子上。
“袁術是蠢貨嗎?”
“一個疲兵之計,不僅引起了營嘯,大白天的還被劫營,幾萬兵馬,隻有百人逃進淮陵城。”
“這樣的人,怎麼會是袁家的子嗣!”
曹操忽然有了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若我是袁氏子,天下皆在掌控!
這樣的結果,也是郭嘉和戲誌才始料未及的。
他們已經設想了袁術很多種的撤退方式,但唯獨沒想到袁術會被困在淮陵城。
這得多蠢才會犯這種錯啊!
“奉孝,誌才,袁術被困淮陵城,我等是否也出兵淮陵,跟關羽搶人?”曹操心中發狠。
若讓關羽擒了袁術,打下了義成又有什麼用?
頭功就隻能是關羽的,而關羽的徐州牧也就落實了。
劉備當青州牧,關羽當徐州牧,曹操光是想想都覺得心驚膽戰。
郭嘉沒有回答,而是仔細詢問了探子,儘量不錯過任何一個情報。
“奇怪,關羽圍了淮陵城,卻隻是圍而不攻。”
“這不合常理!”
郭嘉眉頭緊蹙。
曹操和關羽都想生擒袁術,關羽卻對淮陵城圍而不攻,這反常令人奇怪。
戲誌才道:“通常而言,圍而不攻,是想圍點打援。義成的袁兵被明公擊敗,袁術的袁兵隻有壽春的袁耀了。”
“難道關羽想再擒下袁耀?”
“不,不對。還有一人!”
一瞬間。
郭嘉和戲誌才,異口同聲:“孫堅!”
戲誌才道:“袁術麾下最能征善戰的,莫過於孫堅。孫堅不死,即便生擒了袁術,也不能竟全功。”
“關羽想引孫堅去淮陵!”
“先敗孫堅,再破淮陵擒袁術,淮南的袁氏勢力,就會作鳥獸散。”
“這關羽好大的野心啊!”
曹操聞言起身:“若讓關羽擊敗孫堅,淮陵城不戰自破,我就徹底無緣大功了。立即起兵,我等也去淮陵。”
“不能讓關羽一個人竟全功!”
郭嘉卻是沉默不語。
“奉孝,難道你覺得不妥?”曹操詢問道。
郭嘉搖頭:“並非如此。明公起兵去淮南,是當前最妥當的應對之策。隻是嘉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似乎漏掉了什麼關鍵。”
戲誌才問道:“奉孝多心了,隻要明公大軍抵達淮陵,袁術就跑不掉了。到時候誰能生擒袁術,就各憑本事了。”
郭嘉輕歎一聲:“或許,是嘉多心了吧。”
雖然郭嘉還沒想明白,但曹操不會因為郭嘉的一些預感就不去淮陵城。
袁術在淮陵,曹操必須去!
這功勞,曹操不能讓給任何人。
廬江。
孫堅在平定吳郡和丹陽後,就揮軍強攻廬江皖城。
陸康雖然年邁,但在廬江多年,義烈之名廣傳。
在孫堅強攻皖城時,陸康麾下士兵有休假外出的,聞訊皆返廬江,乘夜爬城牆回來助陸康守城。
城內士民,亦是紛紛助陣。
即便孫堅軍驍勇善戰,也難以輕易攻克皖城。
但這還不是令孫堅煩心的,真正令孫堅煩心的是袁術那接二連三的軍令。
“袁術這廝,吃飽了撐的嗎?”
“這都十一道軍令了!”
孫堅完美的還原了什麼叫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然而,當黃猗帶著第十二道軍令到來時,孫堅卻坐不住了。
“孫將軍,你真的準備讓嶽丈死在淮陵城嗎?”
“嶽丈說了,若孫將軍再不出兵,他會自刎於淮陵城,並將孫將軍你拒受十二軍令之事,宣告天下!”
“魚死網破!”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