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張邈忽然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若不是這小太監張汀告密,張邈都想不到劉協竟然會選擇相信劉備!
“陛下,你辜負了臣的一片忠心啊!”張邈握緊了拳頭。
張邈立即召來了呂布和陳宮商議。
聽聞劉協已經暗令宗正劉艾去青州宣旨,欲召征北將軍劉備入長安將都城遷往青州,呂布和陳宮的臉色也變得難看了。
在關中的時候,以三人如今的地位,都要受到公卿舊臣和關中士族豪強的掣肘,這去了青州,誰還會認他們三這大將軍、司徒和尚書?
青州,那可是劉備的地盤!
哪怕是呂布,都不會傻到認為遷都去青州後,還能繼續當這個大將軍!
“本將不可能同意陛下遷都青州!”呂布率先表態:“誰跟本將搶大將軍,本將就殺誰。”
從一個並州勇卒,一步步成長為如今的大將軍,呂布已經達成了普通庶民的最高成就,又豈會輕易的讓出這個位置?
陳宮則是凝聲道:“看來我們的陛下,已經懂得如何平衡朝臣了。”
“不去洛陽,也不去曹操的許縣,而是直接選擇了劉備的青州。”
“是因為陛下很清楚,劉備是漢室宗親、又一直以漢室忠臣自居,必然不會效仿董卓、李傕等人擅權。”
“去了青州,不僅可以借劉備之力製衡我三人在朝中的勢力,也可以借機製衡楊彪、馬日磾等公卿舊臣。”
“將朝中陣營分成三派,讓我等互相牽製,陛下就可以穩坐皇位了。”
張邈冷哼:“我等救陛下於水火之間,陛下卻不念我等舊情,隻想著要分我等的權勢。怪不得人皆言,自古帝王,多是秉性涼薄。”
“去青州,還不如去曹孟德的許縣。”
張邈心中有氣,此時也在說著任性的氣話。
陳宮卻是冷靜地分析道:“天子要遷都,青州不是唯一的選擇。”
“若要偏向於朝中舊臣,可遷都弘農;若要偏向劉備,可遷都青州;若要偏向曹操,可遷都許縣。”
“我等想要不被掣肘,唯有奏請陛下,遷都陳留!”
“陛下登基之前本就是陳留王,如今關中紛亂,遷都陳留亦是合乎規矩。”
“隻有到了陳留,我等才不會被關中的豪強士族掣肘,區區一個旱災就能搞得民怨沸騰,穀價瘋長,真是可笑。”
張邈也靜下心來,讚成陳宮的提議:“既然陛下覺得這關中不想待了,那就去陳留!”
“陳留本就有王侯宮殿,去了陳留也不用再修建宮殿。”
第(2/3)頁
第(3/3)頁
“明日早朝,大將軍和尚書,就跟我一起奏請陛下,遷都陳留!”
張邈原本是不想遷都的,畢竟這遷都陳留,就離曹操和劉備太近了。
可現在,張邈不得不同意遷都。
劉協都要準備遷都青州了!
即便張邈等人可以反對,可若劉協執意遷都,公卿群臣也攔不住。
到時候劉備一來,劉協就有了倚仗,再提遷都誰敢不從?
而許縣的曹操,必然也會來插一腳!
與其讓劉協遷都去臨淄城或者許縣,還不如遷都去陳留。
至少在陳留,張邈和陳宮能號令兗州的士族豪強!
對於這個提議,呂布也沒意見。
去了陳留,呂布依舊是大將軍,張邈和陳宮需要呂布的武力!
翌日。
劉協一上朝,張邈就一改往日作風,主動奏請請劉協遷都。
這一陣操作,將劉協和其餘公卿都看呆了。
“司徒,為何要遷都?”劉協心有疑惑,不知道張邈的真實意圖。
張邈早就料到了劉協會這般詢問,不假思索地道:“陛下,關中雖然大旱,但士族豪強卻有足夠的穀米。”
“若非他們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又豈會造成關中如今的慘狀?”
“天子腳下,竟然會有易子而食的醜聞出現,這是對陛下的羞辱!”
“然而,關中的士族豪強盤根錯節,難以根除,公卿之中也有與之勾結的,想要徹底根除是辦不到的。”
“若陛下將精力耗費在跟關中士族豪強的爭鬥之中,還如何選賢用能,訓練精兵,完成匡扶天下的大業?”
“既然如此,不如遷都東進,尋一個真正的龍興之地!”
此言一出,朝中部分公卿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看向張邈的眼神也多了怨毒。
劉協見張邈說得煞有介事,試探的問道:“不知司徒以為,應該遷都何處?”
張邈大聲稟道:“陛下以前為陳留王,如今為天子,可見陳留才是真正的龍興之地!”
“隻要陛下肯遷都陳留,東可號令臧洪劉備關羽,南可號令曹操劉表太史慈,集六州之力,可伐偽帝和袁紹。”
“如此一來,陛下必然能完成匡定天下的中興壯舉!”
“臣,司徒張邈,懇請陛下遷都陳留,北伐偽帝,複興漢室!”
而在張邈說完,呂布和陳宮也相繼出列。
“臣,建威大將軍呂布,懇請陛下遷都陳留,北伐偽帝,複興漢室!”
“臣,尚書陳宮,懇請陛下遷都陳留,北伐偽帝,複興漢室!”
一時之間,大殿寂靜無聲。
一個建威大將軍,一個司徒,一個尚書,執掌了朝中大半權勢的三人,如今一起懇請劉協遷都陳留。
若說沒有預謀,誰都不會信!
劉協的臉色,逐漸鐵青。
昨日才讓劉艾去青州,今日呂布、張邈和陳宮就一改反對遷都的常態,主動提出要遷都陳留!
這宮中,必然有張邈的人!
人群中,鐘繇的臉色也變得凝重。
“若是遷都陳留,文若的謀劃又落空了。”
“必須儘快將消息送往許縣!”
鐘繇是潁川人,又是荀彧的好友,自然更希望劉協能遷都許縣,而不是陳留!
劉協:曾經,朕有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奈何,他們都反對朕!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