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若不答應議和,那就跟劉備聯手,先將袁紹擊敗。
在軍爭大勢上,郭嘉有獨到的看法和見解。
驛館的張遼見曹操願意增兵馳援,連夜返回魏郡,將曹操出兵的情報告知呂布。
得知曹操即將到來,呂布暗暗鬆了口氣。
若無援兵,真要以寡敵眾的對陣袁紹,呂布還沒這個自信。
個人的驍勇是有上限的,若袁紹的兵馬有碾壓之勢,呂布也得望風而逃。
數日後。
曹操隨先鋒先行抵達了鄴城。
而袁紹也統先鋒抵達了鄴城外。
“本初兄,彆來無恙呼。”
兩軍陣前,曹操隻帶了許褚,邀袁紹敘舊。
袁紹見狀,也隻帶上文醜,策馬來到陣中。
“孟德,你來鄴城,莫非是要跟袁某決生死嗎?”袁紹看著眼前這個曾經的故友,頗不是滋味。
曾經跟在自己屁股後麵的小弟,如今也能跟自己平起平坐了。
曹操大笑,揮了揮手,讓許褚退後十步。
袁紹眼一眯,也讓文醜退後十步。
“本初兄,曹某是來跟你議和的。”曹操壓低了聲音。
袁紹吃了一驚:“議和?孟德,你我雖說立場不同,但亦是故交好友,何故用此話來誆騙?”
曹操微微斂容:“本初兄,這場仗,曹某並不想打,隻因劉玄德執意要北伐,曹某不得不順勢而為。”
“曹某跟本初兄相識多年,本初兄難道還不知曹某心中所想?”
袁紹會意:“你怕我們鬥得兩敗俱傷,徒讓劉備撿了便宜?”
曹操笑道:“知我者,本初也!本初兄,你我之間的爭鬥,隻是兄弟之爭,不論誰輸誰贏,都是自家人。”
“即便輸了,子孫亦可享受榮華富貴。可若這天下讓劉備得了,曹氏和袁氏,就不複存了!”
袁紹早知曹操的奸詐,並不上當,而是直言問道:“孟德,你想議和,那也得先將議和的條件說出來,其他的廢話,就不用多說了。”
曹操哈哈大笑:“本初兄快人快語,曹某便直言了。”
頓了頓,曹操的眼神變得嚴肅:“本初兄廢掉偽帝,承認許都的天子為正統,幽州、冀州、並州,從此歸於漢室。”
“本初棄暗投明,可位尊大將軍,督幽、冀、並三州州事,一應任免,皆由本初一言而決!”
袁紹的表情,由錯愕逐漸凝重,最後便成了驚歎:“曹孟德,你可真會想啊!你不會一兵一卒,就得了收複三州的大功,還能借機讓劉備與我相爭,而你卻可以趁機平定他處。”
第(2/3)頁
第(3/3)頁
曹操沒有反駁,自信而笑:“本初兄不也得了好處嗎?如今傳國玉璽在曹某手中,本初兄立的偽帝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
“更何況,曹某一直都有懷疑,公孫瓚既然能將傳國玉璽送給劉備,為何隻傷了偽帝卻不殺了偽帝?”
“曹某是越想越不對勁,尤其是連劉備都對此沒有任何的懷疑,反而也認為偽帝隻傷未死。”
“若是曹某料得不差,涿城壓根就沒有偽帝的存在!”
“倘若他日,劉備將此消息散布,本初兄,你是要準備效仿袁術自立嗎?”
袁紹的瞳孔瞬間睜大,但語氣卻是如常:“曹孟德,你何必詐我!”
曹操笑道:“若是曹某猜錯了,本初兄就當是戲言吧。隻是這議和一事,還希望本初兄能多考慮。”
“曹某,是真不想跟本初兄開戰,能用戰爭外解決的矛盾,何必非得用戰爭來解決了呢?”
袁紹沉默。
良久,袁紹提起韁繩,道:“此事,容我考慮兩日。”
說完,袁紹策馬回陣。
曹操也不阻攔,一雙小眼睛眯著看向遠去的袁紹。
“本初兄,切勿自誤啊。”
“倘若你不給曹某活路,曹某也隻能跟你不死不休,先聯合劉備擊敗你了。”
戰。
曹操是不會懼怕的。
先滅掉袁紹,曹操同樣可以跟劉備再決個高低。
雖然,先滅袁紹再鬥劉備,不是曹操最期待的結局,但如果大勢如此實在無法,曹操也之能被迫滅袁紹。
袁紹返回鄴城,單獨召來許攸商議。
“孟德竟能想出如此妙計?”
“如此一來,劉備就沒了北伐的理由了。”
“不知是何人在替孟德設謀?”
許攸聞言驚歎。
如今北伐攻勢最強的就是劉備了。
曹操的想法,袁紹和許攸都很清楚,在沒有除掉劉備之前,曹操是不會全力北伐的,對於實力弱於劉備的曹操而言,北伐就是在讓劉備越來越壯大。
曹操不拖後腿就不錯了,又怎麼可能積極北伐?
“子遠的意思,是要本將同意曹操的議和?”
“隻是如此一來,本將想要南下,就缺少出兵之名了。”
袁紹擁立偽帝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用偽帝的名義麼。
如今卻要廢掉偽帝,去承認劉協為大漢正統,袁紹心中自然是不太願意。
許攸解釋道:“如今局勢,明公若要執意南下,就等於讓孟德沒了活路。”
“以孟德的個性,他要求生發狠,那可是不會惜命的。”
“若跟孟德拚個你死我活,豈不是讓劉備徒得好處?”
“更何況,連曹操都能猜到明公擁立的天子已經死了,劉備不可能不知道。”
“倘若真讓劉備散布天子已死的言論,勢必對三州的穩定造成影響。”
“與其如此,倒不如明公主動廢掉偽帝,推脫都是公孫瓚的責任,然後攜三州名義上歸順劉協。”
“從今以後,大漢又隻有一個天子,不論曹操劉備還是明公,都是漢臣。”
“劉備,自然也沒了北伐的理由,若占著南皮城,明公就有理由出兵搶奪了!”
“曹操新得荊州,需要時間去穩固,隻會以天子名義勸和,而不會再聯合劉備跟明公對抗了。”
“雖說,這會讓曹操變得更強,但曹操越強,跟劉備之間的矛盾就會越激烈。”
“曹劉北伐,就會變成曹劉內鬥。”
“明公也可在鄴城養精蓄銳,靜待時機!”
沒了郭圖逢紀審配在袁紹身邊反駁,許攸也不用再藏著掖著了。
什麼計策對袁紹有利,就給袁紹獻什麼計策。
袁紹左思右想,頓覺許攸的想法是最適合的,於是道:“既如此,那就跟孟德議和。隻是此時謹慎,事成之前,不可為外人知曉。”
“子遠跟孟德也是相善,不如替本將走一趟曹營,商議議和之事。”
許攸點頭:“明公且寬心,曹操奸詐,有攸在,必不會讓明公吃虧。”
明天要陪媳婦去醫院做胃鏡,更新也會延時,或許在晚上,汗。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