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今遷任宗正的劉表,也看不明白眼前的局勢了。
前段時間,劉表還在故意激曹昂去兗州跟鄭平比比誰才是同齡人之最。
結果曹昂去了兗州後,水花都沒冒一個,然後局勢就演變城了逢紀馬騰韓遂奪許都,曹操揮軍戰許都。
這般局勢改變,讓劉表如墜雲霧。
然而,劉表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都容不下劉協了。
曹操的兒子被砍了好幾個,如果奪回了許都,劉協必然會迎來曹操的瘋狂報複。
畢竟這逢紀,是劉協迎入許都的。
如果曹操敗了,劉協就成了袁紹的階下臣,同樣不會有太好的待遇。
“或許,可以向劉備求援。”
劉表憋了半天,隻想到了劉備。
如今袁紹和曹操,都不能容劉協,能容劉協的就隻有劉備了。
劉協歎氣:“宗正,劉備,可能也容不下朕了。曹操一直都在打壓劉備,一邊令劉備進攻袁紹,一邊又擅自跟袁紹議和。”
“劉備心中有氣,朕未必能安撫。”
“若非如此,劉備又豈會讓曹操來打許都,而不是親自返回許都?”
“劉備此刻,隻是想看袁紹和曹操互鬥,已經不在意朕的死活了。”
劉協心中,對劉備也有怨言。
將曹操放回來打許都,這不是明擺著坑自己嗎?
劉表沉默。
如今的局勢演變,讓劉表如同深陷泥潭一般。
想破局,太難了!
逢紀和曹操的攻守戰,持續了半個月。
曹兵雖然有哀兵之勢,但許都城高水深,逢紀又是善於統兵的,斷時間內曹操也拿逢紀沒轍。
曹操曾想過聯合城內的內應,但逢紀行事果斷,若不是顧及荀彧在許都城的名聲,差點連荀彧都砍了!
荀彧雖然沒死,但也被羈押牢獄之中,用於震懾許都城內的公卿百官。
一時之間,曹操進攻許都的戰事陷入了膠著。
而在另一邊。
袁紹的四路大軍,也相繼南下。
袁尚先一步率兵抵達成平。
由於劉備已經不在南皮駐軍,袁尚輕易拿下了南皮城。
這讓袁尚多了幾分得意,以為劉備不敢跟自己打。
“審先生,我等不如直接打臨淄如何?”袁尚不太滿意袁紹的調令。
憑什麼袁熙去打臨淄,而自己隻能打泰山?還要配合袁熙奪青州?
袁熙,小妾子罷了!
審配自然知道袁紹幾個兒子之間的矛盾,略思一陣,道:“尚公子不可落人口實。此次調兵,必然是許攸所為。”
“許攸一向不喜歡尚公子,譚公子又去了遼東,故而許攸想要示好熙公子。”
“尚公子,可不要小覷了袁熙,明公也是庶出。”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啊!”
審配這讒言十分巧妙,巧妙得讓不知內情的人看不出這是讒言。
畢竟,審配不僅沒有破壞許攸的部署,還在力勸袁尚不要意氣用事。
隻不過,這會讓袁尚恨上許攸。
袁尚果然受了蠱惑,對許攸頗為惱怒:“又是這個眼高於頂的家夥!仗著跟父親自幼相識,從不正眼瞧我!”
“待父親擊敗曹操和劉備,定要讓許攸知道,誰是主誰是臣!”
審配暗暗冷笑。
若不是遭到眾人反對,許攸都是直呼“本初”的,又豈會向袁紹的兒子低頭?
說服了袁尚,審配便開始調兵遣將。
走南皮去泰山郡,中間得經過平原國。
但袁熙同樣要經過平原國才能去打臨淄城。
想到這裡,審配決定等袁熙抵達渤海郡後,再南下。
如此一來,就可以借袁熙來吸引青州的兵力,奇兵南下泰山郡,打應邵一個措手不及。
由於袁熙要彙合烏桓騎兵,這南下的時間就晚了些。
不過袁熙這次南下,帶的都是騎兵,行軍速度更快。
兩日後,袁熙抵達渤海城,遇到了審配的信使。
對於審配的心思,袁熙心知肚明,但也沒點破。
一開始,袁熙以為自己不受袁紹待見,直到袁熙當了幽州刺史,還負責維係烏桓三王的關係,袁熙這才明白袁紹的良苦用心。
第(1/3)頁
第(2/3)頁
畢竟袁紹也是庶出子,又豈會真的不把袁熙當兒子看?
“回去告訴袁尚,平原國的兵馬,本刺史自然會抵擋,一個隻會跟在父親身邊搖尾乞憐的廢物,也就配去打個小小的泰山郡了。”
袁熙生怕信使記不住,還讓信使當麵背誦一遍,讓其原原本本的轉述給袁尚。
信使心中那個苦啊!
這回去,還有命嗎?
我就是個小小的信使啊!
信使萬念俱灰的返回南皮城,將袁熙的話轉述。
袁尚聽完,直接愣了半晌。
隨即,袁尚拍案而起:“本刺史要去打臨淄,誰也不要攔!”
相當於袁譚和袁熙,袁尚因為年齡最小所以也最得袁紹喜歡。
袁尚也機靈,知道如果跟袁譚和袁熙一樣遠離袁紹,這感情會疏遠。
畢竟這優點,得讓袁紹看見才叫優點。
要是看不見,哪怕再優秀也抵不過一句讒言。
這也是袁尚的生母劉夫人教的爭權之道。
然而,現在袁尚的小心思,被袁熙無情戳破,甚至還被罵成隻會搖尾乞憐的廢物。
袁尚如何能忍?
得知袁尚又要犯渾,審配連忙來勸:“尚公子,切勿中了袁熙的激將法!”
“若尚公子去打臨淄,袁熙必然會視尚公子和臨淄城守兵為鷸蚌,他好在後麵當漁翁。”
“尚公子徒作嫁衣了!”
“若贏了還好,倘若敗陣,豈不是讓袁熙再有機會去奪泰山郡?”
“如此一來,袁熙就立大功了!”
審配苦口婆心,好說歹說,才勸住袁尚。
袁尚狠狠道:“袁熙小兒,欺人太甚!待本刺史拿下泰山郡,必奪青州!”
袁紹的兩路大軍南下,荀攸和田豐兩個臨時任命的州都督,亦是迅速的調兵遣將,北上構建攔截陣線。
兩人雖然都是文人,平日裡負責政務,但不論荀攸還是田豐,都是軍政雙精的六邊形戰士。
統兵對兩人而言,跟平日裡處理政務沒有太大的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