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武植還是要開,他就是要正大光明的跟所有唾罵他的人對著乾,就是要惡心這幫人。
灰頭土臉的躲起來,苟延殘喘的靜等時機,從來不會出現在武植的選項之內,他就是要鬨,鬨得越大越好,越凶越好,隻有如此,才能在運動中尋找到扭轉局勢的機會。
躲起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等著機會自己送上門嗎?
所以,武植就是要把店開起來,主動的為所有想找他麻煩的人提供一個切入點,從而於千頭萬緒中找到翻身的機會。
而想要開店,肯定是需要人的。
樊樓原本的夥計全被王岩調走了,留給他的隻是一個空架子而已。
不過,於這宋時,夥計從來不會是問題。
人市中這些賣身的可憐人,也根本沒有雙向選擇的權利,隻要武植看中了他們,並願意給錢,那麼不管他們願不願意,他們都隻能選擇賣身給武植。
當然,這些人都淪落到賣身的地步了,顯然也不會在乎武植的名聲。
於是回到樊樓時,原本空空蕩蕩的樊樓頓時熱鬨了起來。
在武植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熱火朝天的乾了起來。
樊樓。
臨河而建,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
於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中占地十餘畝,相當於後世一個大型足球場的麵積。
如此大的麵積,僅靠火鍋顯然是撐不起來的。
所以,武植並沒有對原本的經營模式作出甚大的改動,隻是將火鍋加入了招牌菜的行列而已。
要說最大的改動,當屬店名。
武植直接把樊樓百年的招牌給摘掉了,堂而皇之,大言不慚的掛上了全新的招牌。
武樓。
娘咧,這廝是生怕聲勢不夠大,不夠惹人矚目,那碩大的‘武樓’兩字,竟然不是燙金的,竟然是純金澆鑄的。
僅這兩個字,便用掉了武植二百兩黃金。
兄弟仨殺了十三個金人,朝廷也隻賞賜了二百兩黃金,這廝倒好,全用在了‘武樓’這兩個字上,要說他不是故意的,鬼都不信。
這是在公然向朝廷叫板嗎?
潑天大膽啊。
便這般,‘武樓’如期開業了。
彼時,汴京城內的達官顯貴,各國使團,乃至三教九流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部接到了武植的請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