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碗邊吹一吹,然後吸溜一口,眼前瞬間發亮:
“哎呀,豆漿真好喝!”
其他人見狀,都起碗吸溜,李嬸子太著急,燙的齜牙咧嘴的,
”好喝!”
“豆漿真好喝!”
小寶聞到香味,拍馬趕到,
“娘娘,我要我要。”
妞妞跟著喊:
“娘,妞妞要!”
狗剩舔著嘴唇,饞的不行,盯著碗發呆,蕭芸汐用小碗給他們一人一碗,
”涼了再喝,小心燙。”
大人們可不管燙不燙,喝的是齜牙咧嘴,眉開眼笑的,
豆漿煮好,接下來就是關鍵的步驟點豆腐!
豆腐有南北區分,
南豆腐用石膏水點豆腐,口感更細膩,適合涼拌、做湯,因為含水量高,更容易破碎?,也被稱為嫩豆腐。
北豆腐用鹵水點豆腐,質地緊密,硬度較大,含水量低,有韌性,適合煎炒,也被稱為老豆腐,
蕭芸汐做的是老豆腐,除了是因為這個時代沒有石膏,還有就是老豆腐的鈣和蛋白質含量高,能給孩子們補鈣。
空間裡的母羊沒有好機會弄出來,補鈣刻不容緩,特彆是小寶,走路還是會不穩,必須要調理過來。
點豆腐其實很簡單,把準備好的鹵水倒進鍋裡就行,
大家都好奇,放涼水進去是乾嘛?
難道是降溫?
漸漸的鍋裡液體狀的豆漿,凝結出一點點白絮狀的東西,隨著不斷攪拌,白絮越來越多,越來越凝實,
鍋裡的豆漿不見了,轉而是白色的膠狀物。
大家都忍不住想要問,豆漿變這樣還能吃不?莫不是壞掉了?
蕭芸汐把木箱裡墊上乾淨的紗布,把白色的凝結物盛進木箱,把上麵的磨平,再用紗布蓋好,上麵蓋木板,用石頭壓在上麵。
接下來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把水分擠出來,豆腐成型就算是大功告成,
見她忙完,李嬸忙問:
“咋回事,那豆漿咋變一坨一坨的,還能吃嗎?”
“那個步驟是點豆腐,做豆腐最關鍵的步驟。”
唐小宛年紀小,心直口快,
“點豆腐?是不是放的那盆水起的作用?”
“是的,豆腐的關鍵就是那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