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艦與其說是火箭,倒不如說是飛船來的更加貼切呀。”、
方思思今天跟著曹陽過來湊熱鬨。
那麼壯觀的工業品就出現在大家的麵前,不親眼去看一看,實在是太可惜了。
“星艦飛船具有1000立方米的增壓空間,比國際空間站和嫦娥號空間站還大,能配置40多個機艙空間。”
“所以星艦火箭確實是可以理解為其本身就是航天器,空間站和星際飛船。”
“它的加壓空間幾乎和國際空間站和嫦娥號空間站一樣。“
“如果要再修建一座嫦娥號空間站的話,可以理解成傳統空間站需要很多次不間斷地發射上去進行組建。”、
“而星艦一艘,打上去就行了,效率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畢竟我們設計的初衷是可以使用星艦搭載100人前往火星的。”
“使用星艦,可以省略火箭和空間站的對接問題,並且由於內部空間足夠大,能夠捕獲已經在軌的衛星進行空間現場維修或帶回地球上進行處置。”
“還可以按照客戶要求移軌,比如將一顆衛星從現有運行軌道轉移到另一指定軌道。”
“當然也能應客戶要求將已經報廢或失去操控但卻希望它能回到地球的客戶回運衛星。”
“總之,星艦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產品。”
趙思宇對星艦的誇獎,絕對是沒有任何誇張的成分。
畢竟它各方麵的參數都是秒殺同行。
之前大家隻是知道啟明星科技那邊在研究比啟明星9號MA更大的火箭,但是一些特彆具體的信息並沒有對外發布。
這一次要正式的展開試驗了,一部分的信息就可以慢慢的披露出去了。
反正對於大部分的國家來說,就算是知道了這些信息,也沒有辦法做什麼。
人家壓根就不具備開發星艦同類產品的能力。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了。
畢竟曆史上人家就是乾了這個事情,馬斯柯創建公司的時候也是抱著這個目的而去的。
“這個星艦那麼的偉大,涉及的各項技術肯定非常的複雜。”
“我們第一次試驗就進行網絡直播,會不會有一些風險?”
方思思自己就是搞傳媒的,自然知道宣傳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
搞不好就會傷了自己。
過去兩年,啟明星科技的每一次火箭發射都是進行直播的。
整個華夏的網友也已經習慣了隔三差五啟明星科技就發射一顆火箭。
但是這一次的火箭自然跟以前的不一樣。
“方總說的有道理,其實我也覺得第一次的測試不一定能夠那麼的順利。”
“星艦上麵使用的零部件數量比啟明星9號多了一倍。”
“雖然我們之前已經對發動機進行了一些確認,但是星艦樣機的整體試驗,卻是第一次展開。”
“不排除發動機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出現一些意外。”
這個話,趙思宇自己是不大適合提出來的,那樣子顯得對自己開發的產品沒有信心。
不過方思思主動的把這個話題拋出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他繼續順著這個話題提出自己的擔憂,就顯得正常很多了。
“風險肯定是有的,不過我倒是覺得哪怕是失敗了也沒有關係。”
“能夠把星艦生產出來,這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功了。”
“今天進行樣機的第一次台架試驗,今年內實現首次發射,明年繼續不斷的完善,爭取後年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
“隻要我們自己的計劃一直在按部就班的發展,中間的一些失利是很正常的。”
“甚至以後我們的星艦樣機試射的時候,出現發射後爆炸的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曹陽也親自參與到了星艦的設計和生產之中,但是那麼多的零件集成在一起,啟明星科技也好,航天科技也好,甚至全球的航天人員都沒有想過的經驗。
所以哪怕是設計沒有問題,生產過程當中出現一些問題也是很正常的。
隻要出了問題之後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快速搞定,那就可以了。
反正星艦項目核心的猛禽發動機,已經完成了主要的測試和確認工作,技術已經算是不計成熟了,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
至於其他的問題,就隻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咯。
“我就怕到時候萬一出現失敗,會被競爭對手拿出來炒作,打壓我們的士氣。”
方思思也是大體上可以理解曹陽的想法。
不過啟明星科技的競爭對手,肯定是不希望看到他們發展那麼的好。
“如果我們現在才開始測試啟明星9號,那麼測試失敗會被人笑話。”
“但是我們這一次測試的是全球最大的火箭項目,哪怕是失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就星艦的這台樣機,就是把圖紙數據拿出來,也沒有幾家機構能夠生產出來。”
曹陽打定主意,星艦的所有台架測試和發射都要對外直播,讓大家感受一下巨大的體積帶來的壓力。
而這些壓力就是提高啟明星科技的名氣的利器。
這就像是南山半導體對外宣布自己攻關3納米製程工藝的時候,碰到了困難,第一次流片就失敗了。
那些連7納米製程工藝都還沒有掌握的競爭對手,肯定不會因為這個失敗而笑話南山半導體。
甚至會覺得壓力更大了。
因為對方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實質性的新產品測試確認階段去了。
哪怕按照傳統的開發速度,這個產品距離量產的時間也算是比較近了。
更加不用說啟明星科技總是不走尋常路,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驚喜和壓力。
“曹總說的也對,我們的星艦絕對是全球最先進的高科技產品,裡麵不僅大量的運用了7納米芯片製程的芯片和T1200高端碳纖維複合材料,還把氮化镓功率元器件和各種新材料工藝都用在上麵了。”
“這種情況下,星艦的科技感是毋庸置疑的。”
“哪怕是我們的試驗出現了一些意外,大家也隻會覺得啟明星科技對於創新發展的追求是沒有人比得上的。”
趙思宇結合曹陽的態度,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話風。
老總喜歡什麼,
這是絕對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你們這些說法也有道理,那就先繼續直播咯。”
方思思隻是隨口一提,自然沒有必要堅持自己的觀點。
而同一時間,測試前的準備工作的一些畫麵開始通過直播被廣大的網友看看到了。
單純的看星艦,可能沒有什麼感覺。
畢竟通過屏幕之中沒有辦法直接看到它那巨大的尺寸。
但是當畫麵上一些工程師也同時出現在星艦旁邊的時候,慢慢的就有了對比。
一個個工程師在星艦的襯托之下,顯得那麼的渺小。
這個時候主持人在把星艦跟啟明星9號的對比圖片放上去,大家終於對星艦的誇張尺寸有了直觀的認識。
“120米的高度,這都有40層樓高了,比我家住的小區都要高。”
“直徑9米,還真是感覺把一棟樓給發射到了太空之中,實在是太誇張了。”
“要不是這玩意是啟明星科技生產的,我都覺得畫麵上麵的東西都是3D製作的虛假內容。”
“一次性可以把嫦娥號空間站發射到太空之中,這個能力太誇張了。”
“南山出品,必屬精品。隻是看一眼這個外觀,就把我給征服了。”
“曹總這是真的打算以後在月球或者火星上麵度假了嗎?居然把那麼誇張的星艦飛船都給搞出來了。”
“沒想到這麼厲害的航天產品,居然是我們華夏的企業先搞出來的。”
“哈哈,NAA那邊估計要酸了,它們之前一直吹噓的全球最大的火箭土星5號都還沒有啟明星科技的星艦來的大呢。”
“星艦真的是人類創造的工業產品的巔峰之作了,就是航空母艦也沒有辦法跟它相提並論。”
“好期待星艦朝著月球和火星而去的畫麵。”
“我怎麼感覺這輩子也許真的可以離開地球去旅遊了,好期待啊。”
……
各種各樣的評論,很快就把星艦給送上了熱搜。
與此同時,啟明星科技的官微也放出來了一些星艦的官方圖片。
這種經過了特殊角度選擇的圖片,給人帶來的衝擊力絕對是非常巨大的。
不等試驗正式的開始,好多人就有點坐不住了。
“曹總,你們的星艦測試,下一次我能不能去見識一下啊?”
錢俊峰有點後悔自己沒有提前跟曹陽溝通,要不然這一次他也想要在現場看一看。
“隨時歡迎啊!”
“我們的各項測試,預計至少會進行五次。”
都已經對外直播了,錢俊峰想要過來現場觀看,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曹總,直播間裡頭說的那些星艦的數據,是我們最初的設計目標,還是現在實際生產出來的產品數據?”
很顯然,錢俊峰覺得自己看到的那些數據太誇張了。
跟星艦相比,它們正在開發之中的長征五號就完全不夠看了啊。
不管是在可回收利用方麵,還是在各種尺寸方麵,都不是一個等級的存在。
關鍵是它們的長征五號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正式的投入到商業發射之中。
但是星艦卻是計劃在後年正式投入使用了。
“自然是實際生產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