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她說女子生來就是要嫁人的,讀得再多書,再滿腹經綸,最後的結果也是嫁人生子,一輩子圍著丈夫和孩子轉,懂得書裡的東西越多,苦得隻會是自己。
她說世道如此,女子也該如此。
可憑什麼如此?
憑什麼這些條條框框,束縛住的從來都隻有女子?
小姑娘憤怒極了,心中好似有一頭凶猛的野獸,想衝破牢籠跑出來。可最後在娘親的眼淚裡,她壓製住了猛獸,妥協了。
她主動去向爹爹服了軟,給教習姑姑道了歉,又撿起那些對女子苛刻又不公平的書,認真牢記。
短短一年,便成為了長安城眾多恪守成規的閨秀中,平凡又普通的一個。
但沒人知道,小姑娘隻是暫時的妥協,她並沒有認命。
她隻是學會了隱藏情緒,懂得了韜光養晦,將那顆不甘的種子,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任由它在心底瘋狂生長。
而種子的養料,是皇帝的昏庸,朝臣的不作為,大景的腐敗。
腐敗之下,她親眼看到一個個麵黃肌瘦的女孩,被家人舍棄,被世人欺淩,被像貨物一樣,被賣作奴婢,甚至是娼妓。
明明那些人家,吃得最多,乾得最少的,是他們的兒子。
可一遇到事,被賣掉的卻永遠都是女孩。
這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為何女子就隻能被發賣,被困宥於後宅生兒育女,相夫教子,被迫接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可悲命運?
若是她們能像男子一樣,學騎射,學國策,而不是被那該死的三從四德禁錮思想,待學有所成,她們一定不會比男子做得差。
有了這種想法,小姑娘心底的野獸再次撞擊牢籠,那顆不甘的種子,也在憤怒的驅使下,逐漸變成了熊熊燃燒的野心。
野心在她心底瘋狂燃燒著,越燒越旺,滾燙得讓她的胸腔也燃起了一團旺盛的火焰。
她想做點什麼,改變點什麼,才不枉生而為女子來這世間走了一遭。
可她想做的事,與天下人背道而馳。
而她又勢單力薄,彆說是與天下男子為敵,就是單單在家裡,她都改變不了自家爹爹的想法。
所以她決定徐徐圖之。
爹爹最是了解她,在爹爹的眼皮底下,她知道自己永遠都成不了事。所以她決定為自己找一門底蘊好,又好拿捏的親事。
待嫁過去之日,就是她野心得以茁壯生長之時。
她在長安挑了很久。
可底蘊好,又能在長安生根多年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又豈是任她好拿捏的?
長安的鼎盛之家是沒希望了,於是她將目光投向了長安之外,一番挑挑揀揀後,最後選中了想將她當傻子哄騙的葉彰閬身上。
葉彰閬什麼貨色,不用查,光看他那油嘴滑舌的樣就能猜個全乎。
目光短淺,膽小怕事,廢物一個!
雖是廢物,但勝在好拿捏,又遠在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