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大的紅裡白。
她垂涎這個東西很久了。
紅裡白屬於一次性的種植植物,上次雖然在荒野遇到了些,但是屬於吃完就沒的東西。
所以她一直想研究出怎麼繁殖栽種紅裡白,上次看到《種子研發基礎》中的第二種方法,她就準備用來研發紅裡白的種子。
不過這種方法限製還是比較多的,除了最關鍵的需要對應植株的果實,還需要融合師對融合因子的高度掌控。
以及大量的其它種子做基礎。
因為這個方法相當於構建出一顆新的種子。
用來做基礎的種子需要和想構建的種子屬於同種屬性,且具有活性,同時要撐得住後麵融合因子的交換。
相當於用其它的種子作殼,將其中原有的融合因子置換成與想構建的植株同源的融合因子。
當然,這個方法隻適合於初級種子,中級及以上的植株,用這個方法很難成功。
陳思安目前的種子儲備是符合研究要求的。
她手裡存了之前去邊界線外采摘時收集的一堆逆風草種子,和紅裡白同屬於風係。
逆風草作為一種初級的風係異化物,最大的功效是監測風向。
它有一根長長的穗子,每當有風的時候,它都會垂向與風向相反的方向。
逆風草的種子特彆多,每一株逆風草的穗子都是上麵都長有細密的種子顆粒,每個穗子含有成千上萬顆種子,它種子多,經得起造。
且它除了檢測風向暫時沒有其它功效,所以用它來做構建新種子的基礎是最合適的。
陳思安從空間鈕中掏出一個用吉吉布做的小布包,裡麵裝滿了隻有米粒三分之一大小的逆風草種子。
陳思安掏出了一小把逆風草種子,先調動融合因子過了一遍,篩選掉已經不具有活性的種子。
通過一輪篩選,還留下了大半的種子,陳思安發現逆風草種子多且質量還不錯,至少種子活性高,更合適了。
篩選完種子,陳思安開始調動融合因子,這時候需要將融合因子一分為二的去進行,一邊去隔絕清空逆風草內原有的具有逆風草個性部分的融合因子;
另一邊則是去導出紅裡白果實內含有的關鍵屬性融合因子;
然後以原種子內的同屬性融合因子為橋梁,將紅裡白內的關鍵屬性因子導入融合進逆風草種子內,融合成功,種子具有活性,就算研發成功了。
其實和之前第一種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這種方法要求更高些,且如果研發成功,種子更具有指向性。
陳思安一開始就失敗了,逆風草的種子太小了,她一開始沒控製好自己的融合因子,導致注入過多直接崩潰了。
多嘗試了幾次,把握好自己的融合因子控製量後她操控逆風草種子時種子不崩潰了。
但是當想要將紅裡白種子內融合因子導入過來的時候,又失敗了。
因為是分兩頭同時操作,她操作的時候一會兒是這邊快了,一會是那邊快了。
兩邊始終沒法同步,導致總是失敗。
後來兩邊能同步了,又因為紅裡白內導出的融合因子過多,逆風草承受不住,失敗了。
經曆過好幾次這樣的失敗後,陳思安停下來開始回顧過程中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最後她抓了一把逆風草種子,先嘗試同時操控這一把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