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的人都不是愛睡懶覺的,昨晚隻是因為時間太晚了,加上前麵幾天他們一直加班加點的搞研究,所以左銀業回來的時候他們才沒在。
這會兒幾人見左銀業出來,手裡暫時沒事情的都圍了過來。
“銀業,怎麼樣了?能製作了嗎?”
其中一個換了研究服,正在綁頭發的研究員問道。
“嗯,我已經會了,我來教你們。”左銀業說著就要開始教學。
圍著的研究員又加了一圈。
左銀業對於陳思安昨晚教學時的語氣和字句都記得十分牢固,這會兒直接複製粘貼式的重複了一遍。
能做研究員的理解力和悟性都不低,聽了左銀業的話都動了起來。
左銀業也在講解的同時,自己又製作了一些種子。
在左銀業之後,先完成的還是剛開始和左銀業搭話的那個研究員。
但是左銀業拿起這個人的種子檢測了一遍,數據還是和陳思安的原始種子不一樣。
她再檢測自己的又沒問題。
先完成的這個研究員叫嵇菁,能力和理解能力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她可以肯定自己的表述也沒問題。
那……為什麼還是不行呢?
嵇菁見左銀業檢測後就停在了那裡,似乎陷入了思考。
她將左銀業手裡的種子和檢測器拿過來,自己檢測了兩瓣,看到了結果,還是不符合。
她都是按照步驟做的,而且她能確信左銀業的轉述也是沒問題的。
那有問題的難道是她?
不過作為研究員,她更關注研究的整體情況,對於自己的失敗並不氣餒。
做實驗嘛,失敗乃成功之母。
如果隻是她一個人有問題,那再找出問題就是了。
嵇菁從不內耗自己,靜靜等著其他人製作完成。
等全部人完成後,檢測結果也同步統計出來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統計的,在場的除了左銀業,圍在這一圈的所有研究員沒有一個成功的。
越失敗越興奮,尤其是有了成功案例後。
幾個研究員再次檢測原來種子的數據,對比自己製作的種子數據,來判斷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他們很有研究精神。
但是等到中午飯都由專人送過來了,幾個人還是沒討論出一個結果。
拿著各自的盒飯,左銀業和嵇菁麵對麵找了個小桌子坐著。
思考她和其他研究員的區彆。
也許找到區彆,就可以破解現在的這個問題了。
“陳融合師!”
“安安!”
本來安靜吃飯的兩個人,猛地坐起來,朝著對方一起喊道。
稱呼不同,但兩人說的都是同一個人——陳思安。
左銀業想了很久,才想到了自己和其他研究員唯一的區彆就是她是陳思安親口傳授的。
或許這就是原因。
兩個人同時想到了一塊,看到周圍注視著這裡的人。
兩人又穩穩坐了下去。
現在隻是她們的推測,還不算正式的結果,所以嵇菁想著最好能去找這個融合師再試驗一次。
如果確實和他們的猜測一致的話,就可以試圖勸說陳思安來幫忙傳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