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定奪
安觜和那虎賁格鬥了足足二百回合,兩人皆大汗淋漓、氣喘籲籲,但絲毫沒有減緩手中的劍。比尋常格鬥精彩的是,不到迫不得已,雙方的劍很少相互交擊,完全依靠靈巧的騰挪來互搏。
在這王庭之中,除了一乾文臣之外,無論姬發、姬鮮、姬振鐸還是姬高等,無一不是自小尚武,見兩個武士搏鬥得如此精彩,個個都暗中喝彩,甚至躍躍欲試。轉眼過了午時的餐飯時間,兩人依然在搏殺著,未分勝負。
姬發下令就此罷兵,讓兩人各飲酒一爵,稍作休息。他同時讓侍從官姬何引人抬上一隻大鼎,當堂用石蠟和木炭做燃料,燒入半隻羊。周人的大鼎做得不如殷商的精致,沒有那麼繁豐的花紋、也沒有那麼彆致的造型,但聚火、省柴,大鼎很快就沸騰了起來,整個王庭之上充滿了羊肉的鮮美之味。
姬發又下令說:“即刻舉劍,在羊肉烹熟之前,決出勝負!不然,皆就鼎!”
所謂“皆就鼎”,就是都投入到鼎中被活活地燙死。姬發雖外剛內柔,但依然是一個殺伐果斷、賞罰淩厲的國君。
安觜和那員虎賁聽令,這是國君讓自己以性命相搏了,連忙放下酒爵,拔劍而起,鬥了起來。兩人就圍著那個沸騰不止的大鼎比劍。隻見安觜身輕如燕,一躍而過那個熱氣騰騰的王鼎,全力刺向虎賁。
那人知道安觜走的險招,在沒有臂盾的情況下,隻能用劍來阻擋。即便是吳劍,也抵不住這種兩人帶劍重量的衝擊。他很聰明地低下身體,貼著安觜來勢一滾,反手刺向他的腹部。安觜毫不猶豫地用手中的劍來防護,吳劍入身,可絕非是兒戲,一殺必重傷。
那人見到安觜中招,慌忙一變劍,改刺為挑,劃向安觜的前胸。安觜後退一步,就是滾熱沸騰的大鼎。他似乎隻有受劍或者被炙烤的份。安觜卻不慌張,順勢用劍向後一抵,抵在了沸騰的鼎上,並利用劍的彈力向前一送,迅猛地反彈了出來,與那員虎賁的吳劍在半空中狠狠地相撞。“嘭”一聲發出極其巨大的轟鳴。
這是一次所有人都想避免,也是所有人都想到看到的交鋒。姬旦充滿著自信,而姬發則充滿了不安。交鋒的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青銅的吳劍上被割出了一個頗深的豁口,而安觜的鐵劍則似乎安然無恙——可是,吳劍並沒有斷開,姬發也沒有下令停止。
那員虎賁根本不想細看自己手中的劍,立即向前一撲,打安觜一個措手不及。此刻,安觜和那虎賁已經易了位,他知道自己有了優勢,便舉劍砍殺,隻要兩把劍再相互撞擊一下,對方手中的劍就一定會被砍斷,就要輸掉了。
此刻,羊肉的香氣已經四逸,顯然就快要熟了。安觜容不得對方多喘息,三劍連擊,硬生生又把那員虎賁逼到了鼎邊。炙熱的火氣已經逼近了虎賁的後背,他似乎就要被燒到了。然而,安觜的劍又重重地刺了過來,他隻有橫劍一擋。又是“格當”一聲,兩劍再相交擊。那員虎賁看到自己手中吳劍已經開裂了,他一聲冷汗出,因為那是國君姬發最愛的佩劍,如此折損,當如何是好。
就在這一轉念之間,他憑借豐富的格鬥經驗,知道此刻安觜的劍已經卡在了自己的劍中間。他順勢將用自己的劍把對方往旁邊一引,順勢一推,讓安觜的劍徑直撞向了厚重的大銅鼎。安觜手中知道對方的吳劍已經被自己給破了,沒有想到對方會使出這一招,此刻已經收劍不及,隻有眼睜睜地被對方順勢帶向前,硬生生將自己的劍大力撞擊到了鼎上。
“嘣”地一聲,兩人的劍幾乎同時崩斷了。安觜和那員虎賁手裡都拿著半截的劍柄。這電光火石之間,王庭之中,除了兩個比武之人,以及目光淩厲的姬旦,其他人都沒有看清楚這兩把劍都是怎麼折斷的。大家被他們如風如電一般敏捷的身手給晃花了眼,甚至都忘了叫好,依然隻有小兒童太子姬誦在不知輕重地,不斷叫好。他眼中看兩人飛來飛去,真是好不熱鬨。
按事先說好的規矩,劍斷了就是息戰之時。兩個鬥士隻好握著各自半截的劍,垂手拱立在沸鼎的兩邊,靜聽國君的判決。司正官太師薑子牙上前來,慢慢將兩個斷劍撿起來,藏入袖中。
姬發做在王座上不言語,沉思了許久,才笑著說:“羊肉熟了,既無輸贏,朕定為平手。這鼎中的羊肉就分與我庭中每人一塊,大家都吃吃吧,哈!”
國君一席話,頓時讓所有人的心情都放鬆了下來,滿庭都笑逐顏開了,既然欣賞了這麼精彩的比劍,又吃到國君賞賜的上好羊肉,全然不虛此一行。
安觜和三員虎賁親兵都得到一盤上好的羊腿肉,並配以上好的醢佐食。姬發還下令各加賜一份“淳熬”,所謂“淳熬”,就是用甄所蒸熟的小米放入到青銅碗中,澆淋上鮮美的熱肉醢。他們就靠在巨鼎旁的長案上坐地而吃羊肉和淳熬。周人把美味的食物叫做“珍”。淳熬之美味,乃居於周人“八珍”之首,小米的清氣與肉醬油脂的氣息非常完美地交融,讓四個鬥士大快朵頤不已。其他各人得到一塊鮮美肥腴的熟肉,卻無肉醢佐食,隻能就這麼皺眉乾吃下去。因為即便國君姬發,也是這麼個吃法。珍饈,隻配勇士享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