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的,陸晨與柴紅玉生死相依、並肩作戰的事情徹底曝光,一張張兩人患難與共、互不放棄的畫麵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傳播。
與此同時,不少來自禹州的“仁人誌士”敲響了登聞鼓,也有人去都察院舉報。
不僅如此,陸晨在西城的居所也被一些心懷國家的能人異士光顧,挖地三尺,竟還真搜出了一些極有可能與反賊有關的可疑之物,而這個消息,也在第一時間被傳播了出去,短短兩日便傳得沸沸揚揚。
當得知公認的永初第一忠臣和一個反賊頭子如此親密,不少有誌之士徹底怒了,有種被深深欺騙的感覺。
不隻是他們,不少看陸晨不順眼的朝臣,以及不明真相的京中豪族、權貴、世家,甚至是百姓,此時也開始在以訛傳訛中對陸晨痛罵起來。
正如顏鬆所言。
回溯石中記錄的畫麵,裡麵具體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是誰記錄的也不重要,甚至能否以此作為證據直接讓女帝拿下陸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並非關鍵。
關鍵點在於,陸晨和反賊大將的關係。
眾所周知,無論是回溯石還是留影符,亦或者是留音符和投影符,其中記錄的東西都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畢竟這個世界沒有ps。
隻要陸晨證明不了自己和柴紅玉是清白的,他就必然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流言在這個信息並不算發達的世界,是一種極為可怕的力量。
女帝雖然強勢,能夠掌控朝堂,但現在的她卻還無法掌控人心。
而很顯然,空口白話永遠沒有顯而易見的證據容易取信於人。
陸晨雖然自證了,但這種空無一物的自證卻顯得蒼白無力。
哪怕是同為天劫之事的當事人的符嬅親自作證,也無法改變柴紅玉對陸晨舍命相救的事實。
一個反賊拚死去救一個對他們威脅極大的朝廷命官,普通人會聯想到什麼,簡直顯而易見。
陸晨無法自證,哪怕陳滄他們不再進言,形勢也會對他愈發不利,直至徹底陷入深淵,萬劫不複。
根本沒必要著急。
這種情況,除非這次事件的另一個當事人親自出麵,並且拿出有力證據為陸晨證明清白,否則陸晨的名聲就徹底完了。
但是這可能嗎?
等到陸晨徹底名譽掃地,被定以反賊之名,女帝要是再強行寵信於他,那就是真的要置江山社稷於不顧了。
隨著事情的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人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加入了倒陸的聲討之中。
然而不管他們如何聲討,女帝都始終沒有下令將陸晨罷官免職,反而對他極力安慰和勉勵,讓他安心辦公,其他的,一切有她。
作為當朝神武大將軍的顧思妙更是每天和陸晨一同上值下值,寸步不離。
有這位武道通天的歸一境強者在,即便離開紫極城,也根本沒人能奈何得了陸晨。
除了陸續來到洛京,準備參加新元大典的其他柱國大將以外,京中根本沒幾個人能扛得住顧思妙的恐怖威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