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樓,雅間。
殷海在門外守著,殷啟、魯迅、陶成章三人圍著茶桌而坐。
三人已經通報了姓名,閒聊中也逐漸熟絡了起來。
陶成章說道:“殷兄,現在還請指教,如何才能夠救中國?”
魯迅也鄭重點頭,緊緊看著殷啟。
殷啟放下了茶杯,正色說道:“陶兄,周兄,這裡就我們三人,那我說話也就不藏著掖著了。想要救中國,就先必須推翻滿清政府。”
他聲音擲地有聲,目光灼灼。
陶成章,革命先烈;
魯迅,文化鬥士。
他接下來要造反,光憑一己之力肯定不行,還需要團結各方思想進步人士。
正如他對魯迅所說,孤軍奮戰那是大忌。
因此這兩人,自然成為了他的目標。
可大家都是心高氣傲之人,想要折服他們,甘願為自己所用,肯定需要表現出‘非常’之能,否則大家憑什麼服你?
陶成章神色激動,似乎有種找到‘知己’的感覺。
魯迅雖然震驚,但也很快冷靜了下來。
見兩人還能繼續安坐著,殷啟繼續說道:“滿清朝廷已經腐朽,而且他們是外族,視我等漢人為家奴,予取予奪,毫無尊嚴可言,試問百姓又如何會去維護這樣的朝廷?先前周兄說,百姓之所有麻木不仁是因為窮困,其實這不對。”
魯迅皺眉道:“怎麼不對?”
殷啟緩緩說道:“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過這麼一則故事。話說在唐貞觀年間,有西域商人來長安,見一乞丐可憐,於是就施舍了對方一些銀錢,結果卻惹來乞丐的怒罵,乞丐罵西域商人乃蠻夷之輩,不配施舍他。”
魯迅和陶成章都沉默了。
乞丐,大唐社會最底層,卻能以西域商人施舍為恥。
可現在的百姓呢,甚至以能夠為洋鬼子服務獲利而為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何會如此?
答案很簡單,滿清是外族人,漢人根本沒有認同感。
就更彆說,滿清還統治腐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