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
殷詩詩驚呼,她連忙站了起來,伸手要道:“快給我一份。嘻嘻,沒有想到我們山陰這麼快就有自己的報紙了,我還以為要等好些年呢!”
在上海的時候,她就習慣了每天看報。
通過看報,她能了解國內外,也能增長各種見識。
“好的小姐!”
大管家上前,將三份報紙依次遞給了殷詩詩和殷成濤夫婦。
殷成濤接過報紙,看了眼說道:“民報,這個名字取得好。嗬嗬,我也挺好奇的,不知道我們山陰這第一份報紙如何。”
作為創刊第一期,民報黑體字標注了創刊宗旨,借用了洋務運動的口號:師夷長技以製夷,放眼看世界。
無論民報用意如何,這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不能讓人拿了把柄。
至少這口號,不能喊錯了。
殷成濤緩緩點頭,這民報的創刊宗旨很符合潮流。
他繼續往下看,第一版塊就是介紹英國的崛起和製度的變革,因為內容很多,詳細寫出來至少十數萬字,因此陶成章分成了若乾個部分,相當於小說連載。
“咦!”
殷成濤皺眉,他發現這篇文章竟然是用口語寫的。
作為一個飽讀詩書之人,第一次看到行文如此直白的文章,他多少還是有些不適應的。
但出於對英國的崛起很好奇,他也隻能捏著鼻子繼續看下去。
結果這一看,就直接陷了進去。
行文雖然直白,但文章寫得很好,脈絡清晰,而且加了標點符號,省去了斷句之功,因此讀起來非常順暢,就像是有人在當麵給他講解一般。
真正意義上的標點符號運用,實際上還要等後來由康有為提出,然後直到1919年4月份,由胡適、錢玄同等人聯名提出《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標點符號才算得到全麵的推廣。
陶成章運用標點符號,也是受到了《射雕英雄傳》的影響和啟發。
“怎麼就沒了!”
殷成濤看得津津有味,就發現後麵沒有了,隻講到了克倫威爾贏得了英國內戰的勝利。
他意猶未儘,但也隻能等到明天了。
接下來是時事,報道了國內的一些大事,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戊戌變法各方奔走,在各地建立變法圖強的學會,以及新式學堂和報刊。
實際上,這樣的學會在杭州就有。
剛看完時事,殷成濤就聽到殷詩詩驚呼:“爹,娘,這詩竟然也是用白話文寫的,而且還如此優美,你們快看。《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殷母也是驚呼道:“還真是,有種異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