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他的神位。
雖然經過了洪災,但洪州依舊擁有近千萬的人口。
他們日夜祭拜,產生的香火可是非常可觀。
“或許要不到兩個月,這祭壇第一層的所有符文就都將全部被激活,到時候祭壇就能出現新的的作用了。”
想到這裡,殷啟心中非常期待。
…………
翌日。
殷啟啟程離開洪城,數以萬記的百姓自發相送百餘裡。
他勸了又勸,百姓就是不肯離去。
到最後,他隻能命令蛟龍衛較快速度,疾馳而去。
這次他回朝歌,除了三百蛟龍衛外,還有百名修士追隨,這些都是擅長陣法、煉丹和煉器等修仙百業的修士。
他們願意追隨殷啟,一方麵是因為前途,另一方麵也是被殷啟的魅力所折服。
對於這些人,殷啟當然願意收下。
這些人雖然修為最高的才金丹境,普遍都是築基境,但不要緊。
他又不需要他們去戰場,好好在家煉丹煉器即可。
對於未來,他心中有更宏大的計劃,正需要大量鑽研修仙百業方麵的修士。
………
一天後。
朝歌。
皇宮。
紫宸殿。
帝乙穿著白色的玄鳥皇袍,頭戴黃金玉冠,滿目威嚴之意。
他坐在禦案前,麵前擺著兩卷絹帛。
一個寫著‘啟’字,一個寫著‘壽’字。
在禦案前,還站著三個氣度森嚴的中年男子,正是太師聞仲、丞相商容、太傅比乾。
三月之期已到,關於殷啟和殷壽的賑災記錄,也在極短時間內送到了朝歌。
帝乙聲音雖然有些蒼老,但卻依舊醇厚,說道:“這次召三位愛卿前來,想必你們也猜到是什麼事情吧?”
比乾微微笑道:“皇兄,可是殷啟和殷壽兩人的賑災記錄送來了?”
“不錯。這是殷壽的,你們看看!”
帝乙說著,將寫著‘壽’字的絹帛遞了出去。
比乾連忙上前,雙手捧過絹帛,然後退回原位,這才打開來。
絹帛長約半米,上麵寫滿了字。
聞仲和商容一左一右地湊了過來,三人低頭看著上麵的內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