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風林場的時候,李一帆和自己的好朋友喬愛軍,說了要儘快結婚的理由,今後準備帶著瑪奴延,到沒有冬季的南方,廣州市去生活了,不結婚兩人一起走,不是很合適。而且會很快就要離開這裡出行,實在是不好意思,時間很緊張。
最後,又找在林場辦公室工作的喬愛軍,幫一個忙,給瑪奴延開一張到廣州去工作的介紹信,開一張申請結婚的介紹信!
三日後,李一帆和瑪奴延兩人,在葫蘆穀舉行的結婚酒宴,如期進行。
領導來了倆人,林胡子林場長和喬愛軍,陪客的是劉家窩棚大隊支書劉有福,靠山屯生產隊的隊長大山大伯,下鄉插隊落戶的知青來了五個,鄂倫春生產小組四家人全部參加,坐在主席位置的是師傅張清風,酒迷糊周伶康作伴。
莫日根、烏恰兒、果欽三家人,三家作坊裡幫忙的親戚,釀酒作坊的小可憐,坐了四桌子客人。
東北待客的最高禮儀第一就要喝好,咱自己家的釀酒坊,出產的美酒馨香園,敞開肚子隨便了喝。
菜肴要硬,主要包括以下幾道菜:小野雞燉蘑菇、殺豬菜、酸菜燉排骨、野豬肉燉粉條、鐵鍋燉大雁、紅燒野兔肉、手把麅子肉,紅燒大馬哈魚,涼拌洋蔥黑木耳,麻油小蔥刺老芽、拔絲山藥、蒜茸青菜,燒了兩個湯,清燉飛龍湯,野雞蘑菇湯?。
十二個菜兩個湯,佳肴燒酒敞開了吃喝。
準備的這些菜肴,不僅在挑選食材上,都是自己空間裡和養殖的動物,而且在製作過程也非常用心,體現了嫁女兒的鄂倫春人安布倫,淳樸善良熱情好客,也有李一帆對今天來參加婚禮客人的重視。?
瑪奴延的舅舅莫日根,兩個叔叔烏恰兒和果欽,今天終於滿足了要求,他們走出深山密林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為了看著瑪奴延的早日結婚?。
百年恩愛雙心結,千裡姻緣一線牽。芝蘭君子茂千載,琴瑟和諧樂百年。
送走了來參加婚禮的來客,家裡的殘席自然有安布倫,領著四家的女人小孩子,在忙碌著收拾打理。
酒至半酣的李一帆,滿臉通紅地躺在小木屋的土炕上,貼著大紅喜字的窗子、牆壁,和燃燒著的紅燭,交相輝映,瑪奴延一邊讓李一帆喝開水解酒,一邊說著鄂倫春人的婚姻習俗。
在森林裡打獵的鄂倫春人,婚姻的締結,有求婚、認親、過彩禮等繁瑣的過程。
求婚,男孩到15~16歲,女孩到14~15歲,家裡就要為他們張羅婚事。
一般求婚都由男家先提出來,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的姑娘,就托媒人去求婚。
求婚成功後,媒人和男方的母親等帶著燒酒、野豬肉到女方家,男孩子要給女方長輩磕頭。
過彩禮,鄂倫春族彩禮一般是2—3匹馬、兩桶酒、兩頭野豬。
在舉行婚禮的前幾天,男方及其兄弟姊妹要到女方家迎接新娘。結婚之日,新郎新娘要穿精心縫製的麅皮衣著,新郎戴富有民族特點的麅頭皮帽。新娘的發辮卷在頭頂,象征已婚。
當作新房的“仙仁柱”布置一新。用對出花紋的麅腿皮褥鋪床,繡著雲紋的麅皮被擺在床鋪的一頭。床鋪的裡側擺放著用樺樹皮精製的箱子和針線盒。
新郎要在結婚的前一天回到自己的“仙仁柱”。結婚之日,新娘由舅舅、伯伯、叔叔和兄、嫂等相送。父母要給女兒的陪嫁,有馬數匹、皮被褥、皮布衣服、樺皮箱以及手工工具做陪嫁。
送新娘的隊伍快要到男方部落時,新郎率領本氏族的兄弟們要出來遠迎。兩隊人馬相遇時,迎親者表示要接走新娘,送親者則加以阻攔。最後兩隊人馬簇擁著新郎新娘,快馬加鞭,奔向男方的部落。
到男方家裡後,男方父母要向送親中的新娘的舅舅、伯伯和叔叔等敬酒。當主人把所有男女賓客,讓至坐位上後,新郎新娘開始拜天,新結婚的兩人,麵朝正南方向磕頭拜天神。然後新娘要拜公婆及男方的長輩親友。
晚上要有篝火和豐盛的酒宴,把預積的乾柴點燃,賓客圍著篝火而坐。主人把酒和肉送至客人麵前,新郎新娘要給所有人長輩磕頭敬酒,長輩一麵向新人祝福,一麵贈送禮品。凡是來參加婚禮的親友們自由組合,圍著三堆篝火席地而坐,邊吃手扒肉邊喝美酒。喝酒時每個人都要先用手指蘸下酒,左右彈三下,同時還要對新郎新娘說幾句吉利的話表示賀喜。
酒至興時,歌聲不絕,翩翩起舞,熱鬨異常,歌手們也會獻出自己精彩的拿手好戲,歌聲嘹亮優美動聽、歡笑聲此起彼伏。最後,大家手拉手一同圍著篝火跳起舞,象征著家家和美、人丁興旺。歌手們也要獻出自己精彩的表演和歌喉,歌聲嘹亮優美動聽,歡笑聲此起彼伏。最後,大家手拉手一同圍著篝火跳起舞,象征著家家和美、人丁興旺。
深夜,新郎新娘入洞房時,大姑娘、小夥子們還要鬨鬨洞房才罷休。作洞房的仙人柱內,新郎新娘用一個碗吃粘粥,並用一把刀,吃一盆肉,象征夫妻永遠親密,白頭到老,永不分離。
沉浸在新婚喜悅之中的瑪奴延,細聲細語地和李一帆,說著鄂倫春民族的婚姻習俗,酒醉的李一帆,已經打起來呼嚕,新婚之夜,良辰美景,他自己竟然早早睡去了。
次日一大早,李一帆就早早起床了,在瑪奴延幽怨的目光注視下,叫來了安布倫和莫日根。
明年就是一九六六年了,以穩為主,土地保持現在這樣也好。
“我和瑪奴延要到廣州那邊生活了,以後難以經常回來,幾千公裡交通困難,安布倫大嬸,你和我們兩個一起,去廣州那邊生活好嗎?”
“我不去了,等你們有孩子了,送回來我給你們帶孩子。”
“我找到了我的媽媽,我媽媽她是一個很隨和的人,你們住到一起生活,會比在東北生活好很多。”
“那太好了,瑪奴延你去了以後,要尊敬老人,勤儉持家。我就不跟著你們去廣州了。”安布倫高興地說道。
“莫日根大叔,以後家裡的農活就要靠你們幫著做了,要不可以出錢找人幫忙,參園、葫蘆穀的動物、蜜蜂都需要你幫忙照顧,明年後半年要是有動亂了,所有的作坊、診所、山野菜收購都要停下來,等幾年時間以後再說。山野菜以後都要銷售給供銷社了,賺錢會很少很少。”
結婚證也必須要辦好,不然,出門住宿會步步困難。
喜歡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請大家收藏:重生在東北鬆花江上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