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喜出望外,拿出白酒瓶,放在鼻子上聞了聞,確認裡麵裝的就是煤油後,便去尋找製作煤油燈的墨水瓶。
姐弟三人從小都愛學習。
因此家裡並不缺少玻璃瓶。
很快,就在窗台上發現了四五隻墨水瓶。
上麵的標簽還在,這種上海產的“英雄”牌墨水,對於學霸王海來說,記憶猶新。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墨水,王海才能筆走龍蛇,在作業本和試卷上寫出顏筋柳骨般,令人賞心悅目的鋼筆字來。
沒有時間去懷舊。
王海迅速給墨水瓶倒入煤油,又找來一截棉芯,用煤油浸濕,輕輕放在裡麵,隻露出一小截燈芯。
劃著火柴之後,橘色的火苗開始輕輕在墨水瓶瓶口跳動。
王海將炕桌搬上了土炕,鄭重其事地將煤油燈擺放在正中間。
剩下的多半瓶煤油放在離炕桌不遠的牆角。王海站在炕桌前瞅了瞅牆角的白酒瓶。
隻要眼睛不瞎,進屋後便一眼能發現。
為了將自己偽裝成正在炕上睡覺的男人。
王海從後院抱來了一捧稻草,用繩子簡單捆紮成人的形狀,再從後院找來一條裝化肥的塑料袋子,蓋在上麵。
王海站在屋外的窗口,嘗試著看了一下。
灰黃的油燈陰影中,稻草捆紮的人形,像極了“沉睡中的男人”。
王海心滿意足地回屋。
從裡麵關上了前後門,又將窗戶檢查了一遍。
王海滿意地點點頭,便從土炕旁的小窗戶跳了出去。
房簷垂下來的一根鐵絲掛了一下他的胳膊。
這是用來垂吊玉米棒子的鐵絲。
秋天地裡的玉米收獲之後,這裡的山民更喜歡將玉米綁在鐵絲上,垂吊在房簷下,等它們自然晾乾。
“有用!”王海拽了拽鐵絲,發現這種12號鐵絲非常結實。
用力來回折了二十多回,終於折斷了一截鐵絲。
在屋裡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王海不敢停留太久。
後院的兩大堆稻草堆放在石牆邊,王海快速將其推倒。
抱了十多捧,將其堆放在自己家的屋簷下。
王家莊與南山鎮的大多數村莊一樣,散落在南山北坡的幾條山脊上。
王家莊地勢更加險要,東南西三麵是斷崖,隻有北麵一條斜坡通往村莊。
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軍事要塞,也是通往南山鎮鎮政府,以及更遠的新灃縣,包括省城秦都重要的驛站和後勤補給站。
王海的時間拿捏得恰到好處。
剛走到村口的莊稼地,便看到四人騎著自行車鬼鬼祟祟地進了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