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兒看著張香蘭越來越模糊的身影。
心中竟生出一絲憐憫,忽然想到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句話用在張香蘭身上,簡直是再貼切不過了。
王翠英依舊氣鼓鼓的,猶如一隻被惹怒的母獅子,“真晦氣,出門就遇到那個毒舌婦,看來以後出門得先看看黃曆。”
王清兒一邊用手幫她順著氣一邊輕柔地安慰著婆婆,“娘,快彆生氣了,為這種人生氣,不值得。”
花嬸也苦口婆心地勸道,“是啊,翠英,你也知道她就是那張破嘴,彆氣了,氣壞了身體可不劃算。”
另一個嬸子也趕忙附和著,“你看看你家這兒媳多好,一直勸你,你就彆再氣了。”
“是呀!翠英這個兒媳婦是個好的,我看著都喜歡。”
村裡的人都知道沐楠之前的那個媳婦,是縣裡有錢人家的小姐。
整日裡都是鼻孔朝天,端著一副大小姐的架子,好似一隻驕傲的孔雀般。去鎮上坐車也從來不跟村裡的人打招呼!
今天這個一直都是笑臉相迎的跟她們這些婆婆嬸嬸打招呼。
車廂裡的幾個嬸子都幫著勸王翠英,她總算順了一下氣,一掃之前的陰霾,慢慢的跟人聊起了家常。
各種車子進鎮需要五個銅板,所以王大壯一直都是把馬車停在外麵,讓坐車的人自己走進去。
之所以車子進鎮要收五個銅板,就是為了讓馬車儘量不要進鎮,避免街道擁堵,因此不舍得那五個銅板的人都會把車停在大門外的空地上。
南嶴鎮在臨近幾個鎮子當中,算是比較繁華的,有些商隊經過這裡的時候都會在鎮上駐紮一晚。
南嶴鎮的入口兩邊佇立著兩根高大的雕花石柱,兩根石柱上方架著一塊牌匾,上麵寫著“南嶴鎮”三個大字,看著甚是氣派。
入口處有幾個士兵把守,維持著進出鎮子的秩序,但不會為難老百姓。
王清兒下車後掏出錢袋,正欲付車錢,卻被王翠英阻止了,“清兒,車錢都是回去的時候一起付的。”
“啊?好吧!”王清兒隻得將銅板又放回錢袋裡。
王翠英跟花嬸約好回村的時間,就如領路人一般帶著王清兒朝集市走去。
南嶴鎮趕逢雙日的集,每到逢趕集的日子,附近幾個村子的人像潮水一般往鎮上來,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鬨。
南嶴鎮上有東南西北四個街道,北街有個小碼頭,運送貨物的商船會在這裡裝貨卸貨。
這裡多是些賣吃食的小攤販,賣給碼頭工人。
碼頭工人乾的是苦力,所以賣的食物都是些既扛餓又便宜的吃食。
像饅頭、麵餅這些,還有幾家小飯館,還有些賣類似於現代盒飯的小攤販。
最繁華的當屬南街,這條街上多是些高檔的酒樓,銀樓,成衣店,福香樓就如一顆耀眼的明星矗立在南街。
喜歡穿越到山裡悶聲發大財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山裡悶聲發大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