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幾個巨大的雞籠也被牢牢地捆綁在了牛車上。
籠子裡頭裝的是一隻隻鮮活的雞、鴨、鵝,被傾盆大雨的洗禮過後,所有的家禽此刻也顯得無精打采、毫無生氣,一個個耷拉著腦袋,蔫巴巴的,全然沒了平日裡的活潑勁兒。
還有那些匆忙搶收回來的紅薯以及各種各樣的蔬菜和瓜果,全都裝在王家那幾輛騾車的車廂之中。
騾車的車廂內除了紅薯這些,也有許多隻雞鴨鵝,車廂裡的家禽明顯的活潑了許多,動不動撲騰幾下翅膀,或是叫喚幾聲。
地裡還有不少的紅薯和蔬菜,如果明天白天村裡的狀況還在安全範圍內,那麼王家的男人們還會回村繼續搶收。
王家最後一趟物品運輸到沐家時,王翠英以及王清兒也都迎了出來。
隻因王兆祥和劉氏是最後一趟才跟著到沐家的。
王清兒站立在院子右側的長廊之上,目光恰好落在了一輛牛車上麵的籠子裡。
隻見籠子裡麵關著幾隻體型碩大的白鵝,可能是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大白鵝們開始有些興奮了,它們時而引頸高歌,時而撲扇著翅膀,顯得好不熱鬨。
今日之前,王清兒始終認為這裡並沒有鵝這種家禽。
在嶴山村裡,沒有哪戶人家養鵝;即便是在鎮上或是在縣裡,還有她的記憶裡,也從未見到過有人家養鵝。
當她突然看到牛車上的籠子裡裝著這麼多大鵝時,心中不禁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外祖母,您家裡竟然還養了這麼多的鵝?”王清兒問著身旁的劉氏,眼神依舊停留在那幾隻大白鵝身上。
聽到外孫媳婦的詢問,劉氏也看向那些大白鵝臉上露出一絲嫌棄之色:
“誒,養了十來隻,這些家夥可太能吃了,平日裡要費不少時間給它們弄吃的。”
王家當初在購買雞苗和鴨苗的時候,買得多,商販就額外贈送了他們十幾隻鵝苗。
當時商販說,這些鵝苗可是從遙遠的番邦引進來的家禽。
隻是這裡的人沒有見過更沒有養過這種家禽,所以並不願意買它,逼不得已,商販便隻能將它作為贈品送給那些雞苗、鴨苗買得多的客人。
誰曾想,這些鵝長大後,不僅個頭長得巨大無比,就連產下的蛋也比普通鴨蛋要大出一圈。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鵝的肉質太粗,口感並不是很好。
要說這大白鵝,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它太能吃,簡直就是食物消耗大戶。
雖說不會拿珍貴的糧食去喂養它們,但是那些野菜、枯菜葉拌著粗糠,每日十幾隻大白鵝所需要的數量也不少的。
每日找野菜也不是件輕鬆事兒,得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家裡的幾個孩子對給家禽家畜準備食物這項任務可沒什麼好感。
以前家裡的豬、雞、鴨還有兔子們的口糧都得靠他們幾個人負責采摘。
每次出去找野菜,孩子們總是叫苦連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