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村長沒有多問,忙安排了幾個精壯的漢子來協助沐楠去砍竹子。
夜幕籠罩之下,一行人摸黑朝著後山的竹林走去,砍竹子回來搭棚子。
還好平日裡走習慣了,知道哪裡有溝溝坎坎,即使摸黑也不影響他們去後山竹林。
與此同時,沐宵帶領著另一批人也忙碌起來。
他們將帶來的兩口巨大鐵鍋安置妥當,並仔細地清洗乾淨。
由於院子裡並沒有水井,所以隻有去隔壁人家的水井裡挑水。
沐宵按照王清兒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煮起了薑湯。
隨著火焰舔舐著鍋底,鍋裡漸漸散發出濃鬱的薑香。
他毫不吝嗇的往裡麵加入了些許紅糖。
兩口大鐵鍋同時開火熬煮,沒過多久,熱氣騰騰的薑湯便已煮好。
沐宵帶著幾人趕忙將煮好的薑湯盛木桶裡,蓋好桶蓋,挑到打穀場的草棚裡,挨個舀給每一位難民。
難民們接過那一碗碗香甜可口、還帶著暖意的薑湯時,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紛紛向送薑湯的人道謝。
不僅是難民有薑湯喝,就連那些負責值夜看守的漢子們,每個人也都得到了一碗熱乎乎的薑湯。
村口的第一個院子雖然沒有水井,但大門內便是一條長長的蓋著瓦片的走廊。
這樣一來,值夜的人們在門口燃起熊熊的火堆,邊烤火邊值夜,不至於在這漫長而寒冷的夜晚備受煎熬。
薑湯全部發放完,沐宵稍作休息後,緊接著又準備煮些糙米粥給難民。
好在,在院子裡負責值夜的人中有那麼幾位會做飯,他們見沐宵貌似不太會,都十分熱心腸的主動站出來幫忙熬粥。
否則,憑沐宵自己那三腳貓的功夫,肯定得把這事給徹底搞砸。
這些都是大嫂吩咐下來的事情,可不能搞砸。
再說了,現在鬨洪災,糧食都精貴著呢,並且家中的糙米數量並不多,不能浪費了。
他在粥裡還加了一些紅薯,使得原本平淡無奇的糙米粥變得更加香甜可口,那些難民喝完一定會覺得肚子飽飽的、渾身暖暖的。
村長剛踏進院子,鼻子就敏銳地嗅到了一股濃鬱撲鼻的食物香氣。
他順著香味一路尋去,很快便來到了廚房門口。
探頭往裡頭一瞧,隻見好幾個壯實的漢子正圍聚在一起,灶台上熱火朝天地煮著熱氣騰騰的糙米粥。
汪村長走到灶台前問道:“嘿喲,沐宵,你咋還煮起粥來了呢?”
沐宵聞聲連忙抬起頭來,笑著回答道:
“村長,我大嫂讓煮給那些難民吃的,她說,這些人晚上多半都還餓著肚子呢。眼下這種狀況,他們想要臨時搭建個灶台生火做飯也不太現實。所以,大嫂就讓我煮點糙米粥給大家填填肚子,吃了以後身子也能暖和不少。”
沐宵將王清兒跟他說的那些話語原原本本地向村長轉述了一遍。
村長聽完之後,不禁連連點頭稱讚道:“哎呀!還是你家嫂子考慮得周全呐!這麼重要的事情我竟然都沒有想到,真是慚愧啊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