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這個東西沐楠是知道的,他之所以選擇搭草棚而不是帳篷,主要還是因為帳篷成本高。
一尺油布要三十文,而這麼大一個帳篷就需要好幾百文的油布。
再說家中除了那些白色的薄油布,這種深色的厚油布並不是很多,約莫隻能做二十幾個帳篷。
可二十幾個帳篷遠遠不夠那麼多難民使用。
鎮上的油布雖然還有,可他不能全部買回來,也要留部分給彆人。
即使全部買回來,估計也不夠。
現在打穀場上的草棚頂部又加了許多草。
底部他也安排人去砍樹回來加固,還有那些難民也自發的編草席掛在草棚四周防風防寒。
“哦,我知道了,那這個做好的怎麼辦?”王清兒聽到相公說的話後心裡還是有些小失落。
原本以為自己想到一個好法子,可以讓那些難民能夠暖和些。
但她也懂得杯水車薪的道理,相公說得沒錯,草棚是目前這種情況下最為實用的。
沐楠說道:“這個做好的就放在村口,給那些值夜的人用,還得麻煩媳婦再做一個。”
現在村口依然設了兩處關卡,第一道關卡隻搭了一個簡易的草棚,四處是漏風的。
無論是白天和黑夜值守的人都很難熬。
如今媳婦既然做了帳篷那就正好拿去給他們用,關卡兩邊一邊一頂。
沐楠與村長商量好了,等難民達到六千人後,就不能再放人進來。
所以外麵那道關卡尤其重要,剛剛他和村長已經發動難民裡的壯漢都出來守那道關卡。
村長把商量好的事情與那些難民們一說,頓時便有八百多個漢子站出來願意守關卡。
所有難民都知道這個打穀場,是他們避難所,他們若是想要守護好自己的避難所,不被他人侵占的話,就是要團結,一致對外。
兩人站在長廊裡說話,聽到院子外麵來了馬車車軲轆滾動的聲音,聽聲音有好幾輛。
“你先回屋,我去看看。”
沐楠囑咐好媳婦後就朝大門口走去。
舅舅家運紅薯的騾車才出村,會不會是老二回來了,可早上老二早上隻帶了兩輛馬車出門,聽這車軲轆聲馬車數可不止兩輛馬車。
沐楠快步走向大門口,看到為首的那輛馬車確實是家裡的,沐宵趕著車,緊跟在後麵那輛卻不是,後麵還跟著許多輛馬車。
就在沐楠滿心疑惑之際,一陣略帶喜悅的呼喊聲驀地傳入他的耳中:“大哥,我們回來啦!”
沐楠看了一眼弟弟問道:“後麵怎麼跟著那麼多馬車?”
“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啦!”沐宵沒有直接回答大哥的問題,讓他自己去看。
沐楠也懶得去再追問弟弟,他麵無表情地徑直越過沐宵的馬車,腳步匆匆地朝著後方走去,想要看個究竟。
沐宵熟練地將馬車趕進院子,並穩穩當當地停在了合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