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件事還未跟王家人說,如果等洪水消退後,王家人決定返回原先居住的村莊,那這兩處院子就留在沐楠手裡。
反正價格也不貴,就幾十兩銀子,對於現在的沐家來說完全不算什麼。
一下子安排這麼多人確實不是一件輕鬆的小事兒。
既然這些人都是從老遠的地方趕來投靠,如果就讓他們和那些普通的難民擠在一起居住生活,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至少先讓他們吃上一頓飽飯。
村長見沐宵誤會他的意思,趕忙開口解釋起來:
“哎呀,沐宵,你誤解我的意思,其實,我是想著把村裡的幾處空院子借給你們家用用。這樣一來,才夠妥善安置下這麼多人。”
沐宵聽到後,忙感謝村長:
“村長,謝謝你的好意,晚些時候要是真遇上啥困難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肯定會第一時間過來找你的。哦對了,我們的馬車上這會兒還有兩人受傷了,得趕緊醫治,所以得趕緊回家,請劉大夫給好好診治診治才行呐。”
“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遲,趕快回去,我馬上派人去幫你們把劉大夫請到家裡去。”
村長一聽居然還有人受傷,心裡也是跟著一緊,連忙讓沐宵帶著人回去。
同時村長朝著旁邊的人交待了幾句,讓他速速前往村裡的劉大夫家中:
“快去告訴劉大夫,就說沐家那邊有人受了傷,急需他過去救治!動作可要麻利點兒啊!”
村長一邊催促著,一邊揮手示意那人快些出發。
此時,村口負責值守登記的人員也大致查看了一下這批人的戶籍信息。
經過一番仔細核對後發現,此次前來投奔的一共有二十三家人,總計人數有四百零七人。
王清兒聽到居然來了如此多的人時,心中暗自驚訝不已,忍不住輕聲咂舌道:“天哪,這些人家可真稱得上是人丁興旺呐!”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人口眾多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古代,通常是父母在不會分家,所有家庭成員都登記在同一個戶籍之上,就這樣一大家子熱熱鬨鬨地生活在一起。
在王清兒她們的引領之下,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緩步走進村子。
這些人路過打穀場時,瞥見打穀場上那烏泱泱的人群,不禁發出聲聲驚歎,相互竊竊私語起來。
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發出了這樣一聲感慨:
“瞧瞧這陣仗,這個小村子裡可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呐!竟然能夠收留這麼多外鄉人。”
緊接另外一人也附和著:“是啊,誰說不是呢?這世上終究還是好心人占多數啊,咱們能碰上這樣的好事,往後也就不必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啦。”
一個年輕的漢子想起路上遇到的那些人,不禁感到唏噓不已,說道:
“還好我們跟著連德大哥一起逃來了這裡。否則肯定也會像路上遇到的那些人那般流離失所,無處安置。”
又一個年長一點的漢子忙附和:“哎!誰說不是呢!回頭定要好好感謝連德他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