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物資對於眾多的難民來說,平均分到每個人碗裡可能並不多,但至少能夠保證他們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每個人都能品嘗到一些葷腥肉食,感受到過年的氛圍和溫暖。
難民們像往常一樣,每家都派出一個人,手裡拿著盆子,井然有序地前來領取食物。
掌廚為了讓每一個難民都能嘗到肉,特意將肉切成了細碎的肉沫,然後用這些肉沫來燉煮大白菜和蘿卜。
這樣一來,即使是肉量有限,也能讓每個人都能在飯菜中感受到肉的鮮美。
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掌廚合理分配著食物。
人口較少的家庭可以分到一小碗,而人口較多的人家則能分到滿滿一大碗。
除了燉菜,每個人還能得到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稀粥,以及一個用難民們自家的蕎麥粉蒸製而成的饅頭。
原本難民們自己也購買了一些豬肉,準備留著過年食用。
現在沐家和村長送來了豬肉,那他們自家的豬肉就可以留存下來,以後再吃。
於是,許多難民都紛紛拿出一些鹽,將自家的豬肉醃製起來。
這樣做不僅可以延長豬肉的保存時間,還能讓它在日後清苦的日子裡成為一道美味的佳肴。
“當家的,家裡糧食不多了,錢財也花完了,這以後的日子可咋過呀?”
村口的草棚裡,一個二十幾歲的婦人滿臉愁容地坐在石頭上,一邊喝著碗裡的稀粥,一邊憂心忡忡地對自己的男人說道。
這戶人家總共五口人,夫妻二人帶著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丈夫名叫楊二,妻子叫吳翠蓮,大兒子叫小牛,小兒子叫小虎,女兒則叫妞妞。
楊家的田地本來就不多,再加上女兒妞妞體弱多病,家中的錢財大部分都被用來給她治病了。
有時候實在拿不出銀錢給女兒抓藥,甚至還要賣掉家裡的糧食。
就在洪水來臨之前,楊二夫婦為了給女兒妞妞治病,不得已將家中僅有的一點糧食也給賣了,換成了銀錢。
當時楊二心裡想著,家裡的紅薯馬上就要收獲了,一家人隻要省著點吃,應該也能熬過這個冬天。
等到開春以後,還可以去山裡挖野菜,應該不至於會餓死。
可女兒的病卻是耽誤不得,不能斷了她的藥。
楊二平日裡除了耕種自家的農田外,也會到鎮上去尋找一些苦力活計來做。
雖然這些工作辛苦且不穩定,但有時運氣好的話,他也能夠連續做上十幾天,這樣就能賺到幾百文錢。
這些微薄的收入,大部分都被楊二留作給女兒抓藥的費用。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
就在紅薯還沒有來得及收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席卷而來。
麵對這無情的天災,楊二一家彆無選擇,隻能匆忙收拾起僅有的一些糧食,開始逃難,逃難途中有人說山嶴村沒有遭災,他們一家這才逃到嶴山村。
幸運的是,在洪災發生之前,楊二剛好去鎮上做了二十天的苦力。
這次的活計比較繁重,所以工錢也相對高一些,他總共掙到了八百多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