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都十分乖巧,安靜地躺在周氏的懷中,緊緊地依偎在祖祖溫暖的懷抱裡。
這幾年,就娘親和祖祖陪著她們,她們對祖祖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也希望祖祖能夠一同前往京城,但祖祖卻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不願再經受旅途的顛簸與折騰。
王清兒站在一旁,凝視著祖孫三人緊緊相擁的場景,眼眶不禁微微濕潤,泛起一絲酸澀。
進京之事,她早在數年前便已開始籌劃。
在京城購置了好幾座農莊,自己都未曾親自前去視察過。
還有就是沐麟和吳梓豪年紀雖小,但兩人都考中秀才。
更令人欣喜的是,書院的夫子對沐麟讚譽有加,斷言他具備狀元之才,理應前往京城的黎山書院深造。
相較之下,吳梓豪雖然稍顯遜色,但也時常得到夫子的讚賞。
夫子甚至為他們二人撰寫了推薦信,足見對他們的器重。
要讓這兩個年僅十三四歲的少年獨自遠赴京城,王清兒實在難以放心。
畢竟他們還年幼,涉世未深,家中眾人對此同樣憂心忡忡。
此外,二表哥和表弟也都順利考中舉人,眼看著即將進京參加會試。
如此一來,王清兒此次進京之行更是勢在必行,無法拖延。
其實她自己也並不想永遠被局限在這一方小小的山水之間,她渴望能夠自由地四處遊曆,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然而,現實卻讓她無法輕易實現這個願望。
目前,兩個孩子尚且年幼,無論她走到哪裡,都必須將他們帶在身邊。
孩子們還需要母親的照顧和陪伴。
她已經在心中默默計劃著,等兩個孩子再長大一些,就會將他們托付給沐家的人,然後自己帶著幾個擅長武藝的丫鬟和護衛一同踏上旅途,儘情地遊山玩水。
“阿奶,您放心吧,我很快就會帶著孩子們回來看您和爹娘的。”
王清兒微笑著對周氏說道。她並沒有打算去了京城之後就不再回來,隻要兩個孩子能夠適應長途跋涉的旅程,她每年都會帶回來一趟的。
“清丫頭啊,這京城離咱們這兒可遠著呢,你不必如此辛苦,帶著孩子們來回奔波,家裡有我們照顧著,你儘管放心。隻是你一個人要帶著那麼多孩子,我實在是有些放心不下。”
周氏雖然很希望孫媳婦經常能帶孩子回來,可又擔心她們路途遙遠,奔波勞累,很是不舍。
王清兒忙又安慰:“阿奶,您彆擔心。不是還有我大表哥和梓軒一起嗎?他們這些年可是去過好幾次京城呢,對那裡的情況非常熟悉,有他們在,您就安心吧。”
吳梓浩已經成家立業,不能像以前那樣頻繁地外出,所以京城和瑞州的那些產業就都交給了吳梓軒和大表哥伍子旭共同打理。
大表哥伍子旭沒有考中舉人,他便決定不再繼續讀書。
正巧王清兒那邊人手不足,於是就讓他跟著吳梓軒一起管理外地的那些產業。
除此之外,伍子旭還跟著冷家兄弟一起學習武藝。
由於他開始習武時年紀比較晚,而且練習的時間也不長,所以他的功夫雖然算不上特彆厲害,但對付一般的土匪強盜還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