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省,有一個叫半山的偏僻村子,因為村子處在半山腰,所以叫半山村。
這裡交通條件基本沒有,想要出村子,隻能走村子後山的一條小路,爬過後山的山坡,到大路邊(寬一點的泥巴路)就需要40分鐘。
從大路走到牛鎮需要2個小時,一個星期隻能有一天的趕集機會,想要趕一回集,一來一回就要走六個小時。
坐車子?村子都沒路,怎麼會有車?
在馬路邊等車?對不起,沒車,一個星期隻有一班車。
就算有車,半山村在不上不下的位置,等車來時,都已經人滿為患了,掛在車外麵的人看著都要掉下來,車子頭頂都坐著人呢。
你要有本事,也可以擠上去啊。
所以村子裡沒有必要都不會去趕集,想要出行真的特彆的困難?。
?村子裡總共有五十來戶人家,這隻是算村子沒分家的就有四五十戶人家,村子雖然小,但人口很多。
比如溫家,溫爺爺有六個兄弟姐妹,溫爺爺排行老五,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一個妹妹。
其他姐妹都嫁了,有兩個姐姐嫁在村子裡,二姐死了,三姐就住隔壁,和溫大爺還有溫爺爺都是並排的鄰居。
溫爺爺兩兄弟,就有九個孩子,溫大爺五兒一女,溫爺爺兩兒一女。
溫爺爺和溫奶奶都是勤快的人,家裡的地也是村子裡最多的,可惜溫爺爺的孩子都不爭氣,老大老實,老二尖,幺女懶。
老大,也就是女主爹(以後稱溫爸),有兩女一子,老大是女主溫意,老二是溫靜,老小是溫羽。
溫意初中畢業已經大半年,過完年,要麼就出去打工,要麼就結婚。
所以在媽媽問她,是要和她小娘去浙省打工?還是在家相親結婚的時候,其實她還沒想好。
當天晚上的時候,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她不知道要怎麼選擇,聽村裡小姐妹說,出去打工可以自己賺錢自己花,想買什麼都可以,還能有自己的存款。
她很心動,想去打工,可又舍不得,舍不得那個男人——程青鬆。
他們不是男女朋友,隻是曖昧對象,也是同齡人眼中最相配的一對,在這不懂感情的懵懂時期,她被程青鬆的紙條…表白?
不是那種我喜歡你,或者愛你這樣露骨的話,他隻是問溫意,要不要和他一起去壓馬路這樣的。
壓馬路,就是村裡人默認的處對象。
她因為害羞,也沒回他,然後,村子裡的小夥伴都知道了,自覺就被他們配成一對了。
在周圍都是起哄聲的氣氛裡,他倆不自覺的就走在一起,隻是偶爾寫些小紙條,沒單獨相處過,兩人要是遇見都害羞半天,哪裡會能獨自相處?
傳紙條的就是程葉,程青鬆的本家侄女,也是溫意的小姐妹之一。
……
想了很多,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著的溫意做了一個夢,夢裡的她,在第二天,寫紙條問程青鬆:問他要不要和她結婚,如果他現在不想結婚,過年後她就要出去打工了。
可惜,直到過年,都沒得到他的回複。
村子裡沒什麼娛樂場所,唯一能聊天打牌的,就是村子裡的場壩,那裡是村子裡最熱鬨的地方,村子裡有個什麼大事小情的,也都是在場壩開會。
所以一有時間,大家都會到場壩聊天、吹牛、打牌。
溫意在場壩也遇見過幾次程青鬆,但是,能用筆寫出來的,用嘴問不出來。
最主要的是程青鬆看到她像沒事人一樣,溫意也不會厚臉皮去直接問他有沒有收到她寫的紙條。
於是,紙條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大年初一,溫意和幾個小姐妹在場壩,聽村裡出去打工回來的人聊她們在外麵的見聞。
程青鬆的媽媽也在,都是一個村的人,平時見麵也是客客氣氣。
程青鬆父母是最早出去打工的那批人,程家去年剛剛建了一層平房。
不是村子裡唯一的平房,但沒靠父母,兩夫妻就自己撐起一個家,也是有成算的。
他們夫妻經常在外打工,所以和村裡人都有點距離感,程媽媽這人對誰都很客氣,很有邊界感。
不像村裡的媳婦,說話做事都有股陰陽怪氣的勁兒,很彪悍,村裡的婦人,哪個沒和婆婆打過架?吵過嘴的?那個又沒和丈夫乾過仗?
可程媽媽就不會,是村裡少有的和氣人。
這樣的和氣人,不會對外人特彆關注,也不會隨便在背後說人,更不會八卦誰。
可那天她就特意問溫意,過完年是不是要去打工了,還特意說她家青鬆過完年就會和他們一起去打工,想讓他家青鬆自己去掙錢娶老婆。
還問她和誰一起去,溫意說是和她小娘娘一起去,程媽媽表示很遺憾,他們在不同的地方,不然就可以一起了,他們離溫意小娘娘太遠了。
溫意當時不懂,也是後來打工幾年了,才知道她話裡話外的意思。
出來打工兩年的她已經交了男朋友,是溫意小學同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