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父以前就是安山縣下麵一個公社學校的臨時工。
王家在公社裡有點小勢力,王父一個高中生,能在安山縣當老師,那可全靠關係呢。
王家兄弟姐妹一大幫,也就王父有點讀書的天分。
就因為他是這十裡八鄉唯一在縣城端上鐵飯碗的人,所以當時在王家村當知青的王母,才會絞儘腦汁地想嫁給王父。
雖然那時候王父還有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王母也沒打消嫁給王父的念頭。
隻可惜了王父和他當時的女朋友,最後還是被迫娶了現在的王母。
這兩人雖然沒感情,可一起過了幾十年,王父又是個有責任心的,不會在開放後就離婚,畢竟兩人都有兒子了。
男人嘛,心和身體分得很開,雖然他不愛你,但不影響他睡你。
王家夫妻倆磕磕絆絆這麼多年也這麼過來了,王父和妻子想法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感情就更淡了。
所以在兒子麵前也沒啥溫情的時候,這就使得王和坤對感情的事想得太多。
顧及著這個,又顧那著那個的,最後啥也沒落著。
杜月清和爸爸下班回家,知道兒子去他爸那兒了,也沒說啥。
兒子去他爸家,她沒啥不放心的。
還和杜媽媽說:“他過去那邊幾天也好,媽你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你白天可以去逛逛街跳跳舞,放鬆一下心情。”
杜媽媽瞅著閨女那沒心沒肺的模樣,恨鐵不成鋼地說:
“你這沒良心的小丫頭,就不怕你兒子去了王家,被那王老太婆給帶壞嘍。”
杜月清瞧著媽媽,對媽媽的擔心有些茫然,“怕什麼呀?我那前婆婆雖說有些糊塗,可我那前公公可是個明白人,而且王家是我那前公公當家呢,王和坤他媽和他肯定不敢有什麼壞心思。”
聽完閨女的話,杜媽媽滿心疼惜地看著閨女,自從外孫降生後,閨女就對他不怎麼上心。
杜媽媽以為是因為王和坤在閨女懷孕時出軌,閨女才不喜歡這個一出生就害得她受苦的孩子。
杜媽媽心裡怪不是滋味兒,閨女打小到工作都順順當當的,誰承想結了一次婚,卻在婚姻裡受了委屈。
她曉得閨女不待見昭昭,所以她就把照顧昭昭的擔子一肩挑了起來,儘量不讓孩子在閨女麵前晃悠。
既然閨女不親他,那她就替閨女儘到該儘的責任,好生照顧著、寵溺著孩子就成了。
杜媽媽堅信,隻要她用心教導,日後外孫肯定能理解他媽媽的。
畢竟,清清也挺不容易的。
這天周六,趁著王安昭不在家,月清拽著媽媽去買衣服、做美容,順道去首飾店給媽媽挑個翡翠手鐲。
杜月清瞅見現在小區裡的那些老太太們人手一個翡翠手鐲,她媽媽楊女士咋能沒有呢。
杜月清可不能讓媽媽落伍,於是在帶媽媽買好衣服,做完美容後。
又帶媽媽去縣城裡最大的一個首飾店看首飾。
杜媽媽瞅著店裡琳琅滿目的手鐲和價格標簽,一把將閨女拽到邊上,“清清呀,那翡翠也忒貴了,咱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