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瑤瞅著那兩人走遠了,這才敢悄悄地走出來。
回到家,林家人都還沒下班,離做飯時間也還早著。
林悅瑤在林家的小客廳裡東瞅瞅西看看,心裡琢磨著她平時的那些發現,又在心裡暗暗盤算起來。
一想到現在有知青下鄉的政策,而且現在主動申請下鄉,和之後被迫下鄉可不一樣。
60年代初期的知青,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去生產建設兵團,或者國營林場、農場啥的當農業工人。
當然了,也有知青會到農村插隊落戶當農民,各地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種多樣的安置。
可到了66年,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下。
全麵動員起來,形成了上山下鄉光榮、不上山下鄉可恥的社會輿論氛圍。
大多數知青都被分到了條件艱苦的農村去。
有關係的人,也能找關係分到生產建設兵團這種單位。
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地方和學校的革委會都優先安排學生上山下鄉。
這時候,越艱苦就說明思想越“革命化”。
在艱苦的農村裡接受磨練,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
所以“老三屆”的中學生,大多數都被安排到了偏遠的村子裡。
林悅瑤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明天去學校就找老師報名。
報完名後,她得先把該拿的都拿到手才行。
林悅瑤在家裡就像個小透明,從小練就了一雙察言觀色的火眼金睛。
家裡人的那些小秘密,她可都門兒清,畢竟誰會在意她這麼個小透明。
所以林家人藏東西,都不會特意避開她。
比如說,她大哥藏在床板底下的私房錢,林大嫂帶回來的嫁妝錢,就放在她一直舍不得穿的那件紅色衣裳的暗袋裡。
林母給林小弟買的那雙回力鞋,林小弟寶貝得很,舍不得穿,就放在他櫃子的最底下。
這些等她走的時候,肯定是要收走的啦,還有林父藏在他們家廁所旁邊的幾根金條,林悅瑤也早就預訂好了。
至於林母保管的全家人的工資,還有各種票據,林悅瑤那也是清清楚楚的。
以前的林悅瑤,不到迫不得已,可乾不出這種事。
不過現在的她,可沒有一點兒心理負擔。
小透明也有小透明的好處,最起碼林悅瑤每天在乾啥,沒人會去過問,也沒人會去在意。
第二天,林悅瑤一到學校,就趕緊去了解了知青下鄉的相關政策。
還有各個地方的條件和要求。
然後,她就向學校相關部門提交了個人書麵申請。
還向學校表達了自己想要上山下鄉,到農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強烈願望和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