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山三下五除二地,就把陳家的事兒給搞定了。
當天下午他就抓緊時間往縣城去了,壓根兒沒關注陳家人的後續情況。
不過林悅瑤倒是挺關心的。
李梅朵還是沒離開陳家,對外就說是陳老娘舍不得孫子。
而且她和李梅朵這個兒媳婦處得像母女一樣,所以就認了她當乾女兒。
以後李梅朵母子倆還是在陳家吃住。
李梅朵也說了,她喜歡陳家的氛圍了,答應所以想繼續留在這裡,以後就守著她兒子過日子,不想再結婚。
這些話一出口,不管村子裡的人信不信,反正李梅朵就是沒離開陳家唄。
林悅瑤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李梅朵到底是怎麼想的。
李梅朵是怎麼想的呢?
她當然還是對陳家的未來充滿期待的。
李梅朵就奇了怪了,為什麼她重生回來之後,事情變得這麼大呢?
難道是因為她生了兒子?還是因為林知青這個變數?
可這林知青來村子裡之後,也是本本分分地上工下工啊,她也沒乾什麼出格或者多餘的事兒啊,事情怎麼就變得這麼離譜呢?
至於說林悅瑤有去當老師的機會,這李梅朵倒不覺得有什麼稀奇的。
聽說這位林知青在下鄉之前還是大學生呢,那麼有文化的人,能在農村當老師不是挺正常的嘛?
李梅朵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陳啟山要離婚的時候,她也挽留過、反對過,可根本沒人把她的意見當回事兒。
她一個小女人,能有啥法子呢,隻能聽陳家人的話,繼續留在陳家給陳老娘當乾女兒咯。
起碼留著陳家還有希望,可如果離開陳家她真的就沒希望了。
重生不長智商、也不長腦子。安分的人照著上輩子的路走,不安分的人她的結局始終都一樣。
……
63年的年一過,就進入了64年,這一年還是和往常一樣。
村民們的小日子依舊如舊,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工、下工,勤勤懇懇掙工分,就盼著每年的糧食能讓家人吃得飽飽的。
這一年,陳起山去陳家村的次數屈指可數,除了給林悅瑤送點吃的喝的用的,基本上就沒啥時間回來陪悅瑤了。
他離婚後,倒是想過把悅瑤接到縣城去,這樣他們就能結婚了。
可悅瑤死活不同意,她覺得在鄉下待著挺美的。
她現在在村子裡,上麵有大隊長和村長照應著,下麵還有陳啟山陪她解悶兒呢。
而且還免費管吃管住呢。
她現在的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才不想去縣城上班呢!
主要是悅瑤怕以後的日子不好過。
悅瑤也想到城裡去享享福,可陳啟山現在的本事,還沒辦法讓她在城裡安心待著。
要是到了城裡,整天被人盯著,那還不如在鄉下逍遙自在呢。
所以,陳啟山現在努力工作,就想給心愛的人一個安全的環境。
這一努力,就努力了五年。
你們知道這五年裡,陳啟山是怎麼過來的嗎?
他勤勤懇懇、謹小慎微,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爬。
總算是在這個小縣城有點話語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