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的腿斷了也要教訓他,否則將來真的會出大亂子。
他想象著將來自己老去,絕不能讓這樣一個魯莽的人照顧自己。
這個時代的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共識:年輕人之間的打鬥,大了說是鬥毆,小了說是玩鬨。
但當晚輩對長輩動手時,人們的反應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指責這個晚輩,就像上次許大茂打了易中海之後,全院的人都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許大茂。
就連許大茂那向來寵溺他的父母,當時也忍不住站出來,嚴厲地批評起他來。
因為他們深深地擔憂著,如果一個人膽敢,對自己的長輩動手動腳,那麼等自己將來變老的時候,
恐怕也難以逃脫被兒子施暴的命運。
在社會的道德規範與傳統觀念裡,
人們自然而然地對這種,向長輩動手的惡劣行徑,予以堅決的抵製和強烈的排斥。
而這恰恰也是此次傻柱動手打人事件,令聾老太太以及易中海,都心生反感的又一重要緣由。
畢竟,如果說許大茂的父親,當真是那種窮凶極惡之人,
那麼傻柱衝動之下出手,或許多少還能讓人有一絲諒解之情。
然而事實卻是,許大茂的父親僅僅不過是,批評了傻柱區區兩句話而已,可傻柱卻二話不說直接揮拳相向。
這樣的舉動實在是太過出格、太過分了,
以至於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覺得簡直難以置信,完全無法接受!
此時,許大茂的心裡正暗暗盤算著,如何將這場矛盾進一步激化並無限放大。
他滿心期望能夠通過此番操作,使得易中海和聾老太太二人對傻柱徹底失望,
進而讓傻柱深陷於眾人的指責聲浪之中,飽嘗來自廣大群眾的巨大壓力,
最終真正領略到什麼叫做“群眾的鐵拳”的威力!
傻柱人還不知道,他們對許大茂的父親動手之後,已經給自己留下了不可原諒的印象,甚至被認為是不可饒恕的行為。
許大茂跟易中海說完這些之後,便轉身離開了。
他知道,再說下去也不如讓,易中海親自經曆傻柱的反擊。
於是,他並沒有過多地陳述事實,因為他相信,事實就是事實,
傻柱一定會受到,易中海和聾老太太的聯合製裁。
離開後的許大茂沒有再去彆處,而是漫步到了護城河邊。
他從身後裡實則是空間裡掏出一根竹竿,開始釣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